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谁说的
  • 答:孟子著作里说:"这些人一怒而诸侯惧,居而天下息。"意为这些人一发火就要唇枪舌剑、挑起事端;而他们安居在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这句意思是,如果国君能委屈自己的意旨(放下架子),恭恭敬敬地(面朝北)...

  • 一怒而诸侯惧,安之而天下息。的历史典故,和表达的意思是什么_百度知 ...
  • 答: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

  • “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语出何处,希望给出部分原文
  • 答:《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景春1曰:“公孙衍2、张仪3,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4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5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

  • 富贵不能滛文言文翻译
  • 答:【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这句话是不是黑纵横家?
  • 答:是的。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拼音是“yī nù ér zhū hóu jù ,ān jū ér tiān xià xī”,这句话是出自《滕文公下》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原文是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

  • 富贵不能淫一句一翻译
  • 答: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释义: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原文: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什么句式
  • 答: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夸张句式。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译文为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运用了夸张手法,是夸张句式。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 孟子二章巜富贵不能翻译注释
  • 答: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惧:害怕。安居:安静。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是:这,这个。焉:怎么,哪里。子:你。未学:没有学。《富贵不能淫》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谁说的?
  • 答:资治通鉴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夫的理由是?
  • 答:曼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曼春所认定的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段话意味着他们的威望和才能足以让其他诸侯国望而生畏,只要他们安居一方,天下将会变得平静安宁。这句话首先提到了一怒而诸侯惧,指的是公孙衍和张仪的...


    网友点评:

    晏卫蝶13261332033: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这句话是不是黑纵横家? -
    桂平市672回复: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我给你翻译一下你就明白了:有人说:张仪,公孙衍等辈纵横家,难道不是大丈夫!一旦发怒则诸侯恐惧,自己安心居家则天下太平.孟子回答:这些恶人难道能称为大丈夫?君子处于世上最恰当的位置,推行天下正直的道义,一旦得志则使人民受惠,不得志则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富贵时不淫乱,贫贱时不改志向,受威逼时不屈服,这才是大丈夫!孟子在驳斥别人提出的所以的纵横家是大丈夫的言论,说他们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晏卫蝶13261332033:   “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语出何处,希望给出部分原文
    桂平市672回复: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景春1曰:“公孙衍2、张仪3,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4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5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6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7,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晏卫蝶13261332033:   合纵连横的故事合纵连横讲的是什么故事 -
    桂平市672回复: [答案] 合纵连横(hezong lianheng)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

    晏卫蝶13261332033:   什么什么一怒,则浮尸万里的诗句 -
    桂平市672回复: [答案] 什么一怒,则浮尸万里的诗句应该是没有的. 有一些“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来自一篇古文,即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选段如下: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

    晏卫蝶13261332033:   景春曰 ①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③ ,父命之;... -
    桂平市672回复: [答案] (1)C (2)①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②要在“仁”“礼”“义”上行动;③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意对即可)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