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不慕名利的近代名人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
  • 答: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1、山中宰相陶弘景。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

  • 名利淡如水,官场不染尘的名人
  • 答:”钱钟书惜时如金、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品格。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他逐渐看透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

  • 名人为理想放弃利益的故事
  • 答:1、鲁迅 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2、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在...

  • 近代爱国名人及事迹
  • 答:1,秋瑾:【事迹】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 中国近代史上思四位文化名人是谁
  • 答:严复(1854—1921年)字几道,又字又陵,福建侯官人,他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系统地在中国传播西学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后留学英国海军学校。1880年(光绪元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甲午中日战争后,他发表《原强》《救亡决论》和《辟韩》等一系列政治...

  • 近代的中国名人故事200字 急
  • 答: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人事例有哪些?能给我列举3个吗?一个事例300字就行了...
  • 答:1、齐白石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

  •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 答:1、庄子,宋国哲学家,生活简朴,不慕名利。他曾与惠子交往,惠子为相时,庄子到访却遭到怀疑。庄子以凤凰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使惠子羞愧。2、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六出祁山,成就一番大业,却生活简朴,不图享受。他在《诫子书》中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孙思邈是谁
  • 答: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出生于北周时代,生于581年,卒于682年,是个 孙思邈 百岁老人。孙思邈生于北周大统三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

  • 哪些近代名人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 答:在苏东坡的姬妾中,有一位名叫春娘的妾,苏东坡的朋友蒋某来为他送行,偶然见了春娘,很是钦慕,便想以白马相换。东坡立刻应允,还作诗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没料春娘听到这个消息被后,坚辞不肯,指责苏东坡道: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


    网友点评:

    曹洋纯15517254136:   说说对五柳先生“不慕名利”的看法 -
    银川市2710回复: 五柳先生“不慕名利”是正确的,“名”也只有风光一时,“利”也就是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加当时奸臣当道,不与其同流合污,免遭后人唾骂才是明举. 加上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本非官场之人,又何必去那是非之地.

    曹洋纯15517254136:   除了刘禹锡,诸葛亮和杨子云,还有哪些古代名人身居陋室却胸怀大志呢? -
    银川市2710回复: 这个问题其实说得太片面了,读了陋室铭也不一定胸怀大志都要身居陋室吧.光秦末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 ”彼可取而代也“的项羽 ”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刘邦,汉朝司马迁被除了宫刑,家庭成分瞬间不好了,条件估计也不怎么样...

    曹洋纯15517254136:   古时候那些有信仰,不慕名利的人 -
    银川市2710回复: 1.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2.陶渊明,他的《归去来兮辞》中说,因生活所迫,去当官,当80多天,发现当官违心,还是种田好,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读他诗感受到他个不慕名利之人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