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于的三种用法+文言文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一词多意,虚词以和而的用法 这些的整理_百度知 ...
  • 答:例句①的“实”本是形容词,句中活用为动词“装”(“空”是使动用法,意思是“挪空”)。例句②的“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说坏话”。例句③的“简”本指“简单”,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慢待”。(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古文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动宾关系...

  • 文言文中“是”的有几种用法,帮我总结一下。。。求指教。。。谢谢_百...
  • 答:是 shì 〔形〕(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王弗是。——《...

  • 文言文的为动用法记忆
  • 答:5. 【古文中是否有为动用法】 是有的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

  • 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
  • 答:--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5. 【者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是什么 老师说者是表判断,也是语气词,她说的...

  •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 答:“以”字用法归纳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 文言文莫字的用法
  • 答:莫字在古文中的用法:一、作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敢过其门。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如:莫不成(难道说); 莫须(也许)4.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莫能守...

  • 初一文言文而的用法
  • 答:4. 苏教版的初一的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有3种用法.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

  • 古文中而的用法,顺接、承接、顺承三个词语之间什么关系,谁包含谁...
  • 答: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而”连接的两部分,通常后者为动词,前者的动作是来修饰后者的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跂而望,望是中心词,你是怎样去眺望的呢,是“‘跂’而望”,踮起脚后跟去眺望。②填然鼓之,...

  • 封的文言文用法
  • 答:封的文言文用法:一、作动词1、释义:分封土地。 举例: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宋·苏洵《六国论》2、释义:界限、局限。 举例: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徐光启《甘薯疏序》3、释义:堵塞。 举例: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4、释义:堆土筑坟。 举例:封王子比干之墓。——《...

  • 之的用法 文言文8种
  • 答:之的用法文言文8种如下:1.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例如:“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肉食者谋之。”2.作动词,“去”“往”“到”。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3.作结构助词,译“的”。例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网友点评:

    冷重溥19826269947:   文言文 于 的用法及意义 -
    祁县1746回复: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

    冷重溥19826269947:   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于"的意义和用法 -
    祁县1746回复: 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 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