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什么意思...
  • 答: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答:“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翻译: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出自先秦《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原文节选: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全诗
  • 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出自《公孙丑章句上》,原文为: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啥意思
  • 答: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答:意思: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全文如下: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答:原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直译——同情怜悯的心,是本心中的仁的萌芽;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心,是本心中的义的萌芽。意译——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翻译???
  • 答:由此看来,没 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 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 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及翻译
  • 答:译文:孟老师说:人人都有不忍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你看见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快要跌到深井里去时,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惊惧同情恻隐的心理。同情,并不是因为你认识小孩的父母;惊惧,不是因为小孩的哭声太吵;恻隐,不是因为你想博得乡里人的赞誉。你的不忍心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是你...

  • 孟子 尽心下翻译:人皆有所不忍……
  • 答:翻译: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有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主张。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去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

  • 高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及翻译
  • 答:一、原文 孟子[先秦]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网友点评:

    禄冰婕19873803050:   【求翻译】孟子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直译,要直译.不忍人之心究竟应译为何?不忍人之心不要意译为怜悯心同情心,我要直译 -
    广丰县649回复: [答案] 人人都有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的心 直译.其实同情心,怜悯心就是直译啦.也就是最恰当的说法.

    禄冰婕19873803050: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翻译??? -
    广丰县649回复: The endurance of people is limitided.

    禄冰婕19873803050: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这篇文章的原文和译文. -
    广丰县649回复: [答案]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原文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禄冰婕19873803050:   由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你想到了什么.字数尽量多一点 -
    广丰县649回复: [答案]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出自《孟子·公孙丑》.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

    禄冰婕19873803050:   《孟子两章》考点是什么? -
    广丰县649回复: [答案] 孟子二章翻译及解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

    禄冰婕19873803050:   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
    广丰县649回复: [答案] 小题1:C小题2:参考答案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呵护,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个仁者.就像火苗,像泉流,必须...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