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仁是哪个学说的核心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 答: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仁政(rén zhèng),最早是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即指仁慈的统治措施。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

  • 孟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 答: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性本善: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往善良的。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
  • 答: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

  • 达尔文提出了什么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 答:生物进化学说。在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1809—1882)一方面承继布丰(1707—1788)、拉马克(1744—1829)等前人生物发展学说中的正确观点,并集其大成;一方面通过自己长期调查实践,把生物发展的理论提高到更完备和更成熟的阶段,确立了进化论。达尔文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遗传性及其变异性学说...

  •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主张为政以德修己之刃
  • 答: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

  • 儒释道三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答:“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悉达多又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道教,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起来的产物。相交成风 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

  • 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
  • 答: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分别是“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1、“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自然就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的核心。比如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并不是真正实事求是,而是用“实事求是”虚化基本原理。2、“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现...

  • 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答:之所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由如下: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所在,这是其时代性的表现;概括起来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集中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特征。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是指什么?
  • 答: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即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因为在他看来,实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一切属性的存在,甚至一切范畴的存在,都是唯一地与实体这个范畴相联系而得以存在的,它们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只有实体才是真正独立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是什么?是实体。实体是一切存在的...

  • 儒家思想到底是什么,它的理论核心是仁者爱人还是天人合一
  • 答:而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因此,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儒家学说,它的核心是仁学。这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爱别人,爱自己,然后把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爱人的情感,推己及人,甚至是推己及物,要用爱人的心去对待别人,对待社会,对待天地万物。这就是儒家的...


    网友点评:

    金剂临15291699424:   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朝阳市206回复: [答案]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

    金剂临1529169942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
    朝阳市206回复: “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