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伍子胥和谁是刎颈之交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 答: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 战国时期吴子胥是被谁害死的
  • 答: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

  • 伍子胥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 答: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

  • 伍子胥在吴国担任了什么样的职务?又死在谁的手里?
  • 答: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一]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

  •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是怎样的?
  • 答:看到从芦苇丛中出来的伍子胥,渔夫说:“我只是回去为你准备饭食,你为什么要怀疑我”,伍子胥回答道:“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怎么敢怀疑老人家你呢?”。伍子胥吃饱喝足之后,将身上的佩剑解下来送给老渔夫说:“这是我的祖传之物,价值百金,今天送给您了”。渔夫听后回答道:“楚王出了高额的赏金...

  • 典籍里的中国你我刎颈之交是第几集
  • 答:第六期。根据查询小红书app显示,刎颈之交吴越是第六期,第六期的典籍是《孙子兵法》这期节目,吴镇宇饰演孙武,吴樾饰演伍子胥。

  •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答: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

  •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 答:伍子胥的介绍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原来楚国人,后来因为父兄被害,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后来,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

  • 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要人,伍子胥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
  • 答: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吴王夫差偏听,偏信。夫差继位后,伍子胥被重用,也像对待长辈一样对待伍子胥。两人在对待岳悦的方式上存在严重分歧。夫差不听伍子胥的话,还是北上攻打齐国。结果,吴国在爱玲打败了齐国,吓坏了邹国和鲁国。这样,伍子胥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就不重要了。最后夫差下令杀死。

  •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0个
  • 答: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


    网友点评:

    益杨甄15070175364:   中国10大冤案是什么? -
    阜新市546回复: 第一案,名为浮尸案 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

    益杨甄15070175364:   有关申包胥与伍子胥的生平履历 -
    阜新市546回复: 伍子胥的典故我映像中除了鞭尸以外还有就是他从楚国出逃的时候被拦在了边关 因为焦急一夜之间白了头 正好蒙混过关 还有就是他死的时候让人把眼睛挖下来放在吴国都城外 以便日后能轻言看到吴国灭亡 鞭尸是因为楚王错杀了他的父亲和兄弟 于是为了报仇跑到吴国去效力 带兵回来打楚国 并且攻下楚国都城 为了泄愤把楚王的尸体挖出来鞭尸 申包胥我的映像是 申包胥之盾地 碎之以首 讲的是他为了救楚国 跑到秦国去搬救兵 哭了七天七夜 把脑袋都磕破了最终感动了秦王 秦王为之作无衣

    益杨甄15070175364:   伍子婿草间求活的故事 -
    阜新市546回复: 伍子胥因父获罪于楚平王,被悬赏追杀,逃到江边,躲藏在芦苇丛中,这时,一个渔父唱着歌划船过来.渔父渡他过江,伍子胥询问他的姓名,渔父说:“今日凶凶,两贼相逢,你是芦中人,我是渔丈人,还问什么姓名!”子胥解下随身的七星宝剑,告诉渔父:此剑价值百金,作为酬谢.渔父笑答:我知道你比它要值钱得多.子胥又请求他不要泄露,渔父让他放心.子胥上岸,走出不远,就见渔父连人带船,沉于江中.这就是“芦中人”的典故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楚之亡臣伍子胥奔吴,至江,渔夫渡之.见子胥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夫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於深苇之中.有顷,渔夫来,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后因以指伍子胥.

    益杨甄15070175364:   伍子胥与相国对谜 为什么 -
    阜新市546回复: 伍子胥与相国对谜的故事是:春秋时的伍子胥文武双全.他第一次上朝时,刚在殿前举完千斤鼎,国君又传谕试才智. 原来,相国见伍子胥身手确实不凡,想试试他才思是否敏捷.相国沉思片刻,念道: 兄与弟同姓,弟与兄同名. 兄有荫...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