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关于孟子的论文5000字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我心目中的孟子 作文
  • 答:我心目中的孟子也是天真的。孟子游说于各国之间,游说于各个野心家之间,面对他们称霸的野心,统治的向往,征服的欲望,孟子尽最大可能的以“仁”去感化他们,但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所以,毫无疑问,孟子也是很天真的。我心目中的孟子更是...

  • 关于孟子民本思想的议论文
  • 答:政事必须听取人民的意见,以国人的意见为标准,这是“政出于民”的思想。孟子是提倡“禅让”制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势下,禅让已经不行,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强调举荐贤人要征得人民的同意。所以近人宋恕谓:“儒家宗旨有二:尊尧舜以明君之宜公举也;称汤武以明臣之可废君也。”[3](p51)第三,对君主权力的制约。虽然...

  • 以孟子恻隐之心为话题,写一篇800字议论文
  • 答:林肯说:“一个民族,如果对其他一个民族全是仇恨或者全是崇拜,那它就注定是一个懦弱的民族”,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却可以选择淡却仇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曾一度笼罩在唐山大地震的阴霾中,也曾为汶川地震的死难者悲痛不已。《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这样的话:“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

  • 议论文孔子孟子600字
  • 答: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是指每个人都有的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君王如果能对百姓怜悯,实施仁政,将这种“不忍”之心运用在治理社会中将会实现社会大同。其实,“不忍”不仅可以运用在统治者身上,也适用于...

  • 我眼中的孟子作文600字
  • 答:我眼中的孟子作文600字 篇4 认识孟子是从认识孟子的文章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读到那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时,心已被这位“亚圣”折服了。在那一句句连珠妙语中,我仿佛看到一位大家穿梭于各诸侯国间的身影。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宽广胸襟注定了他要心忧天下,情系百姓。孟子其实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者,普...

  • 孟子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议论文800字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 答: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议论文800字,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2、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

  • 作文《孟子》两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论点的议论文
  • 答: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时我所想要的,...

  • 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0字
  • 答: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具体为:“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比较好理解,因为在孟子看来“事亲、从兄”正是“仁义”内在驱动下的具体践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乃...

  • 关于孟子民本思想的议论文
  • 答:“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在现实社会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关于“民本”思想,孟子有具体阐述。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

  • 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话写一篇议论文
  • 答: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


    网友点评:

    寇项关18510856228:   关于孟子一句名言的议论文 -
    山城区1915回复: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一位地理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知道”以后并未就此了之,而是查找资料,请教同事,出差时又询问旅伴,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

    寇项关18510856228: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WHO有这一篇论文,或相关材料呢.
    山城区1915回复: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

    寇项关18510856228:   01谈谈孟子“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思想及现在意义 400字 2论孔子兴观群怨主要内容及现在意义 300 -
    山城区1915回复: [答案]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论 作者:丁文林 [摘要]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问题是古今中外研究文学现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论 述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观点,旨在剖析孟子对此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及对后世...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