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 答:一、玄之又玄释义: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这个道不是一般玄妙,是一个很深奥很玄妙,而且还是玄妙又玄妙,是能通宇宙万物奥妙一个法门。二、有无相生 释义: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自:《...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 答:《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自知之明】原文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欲取姑予】原文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无中生有】原文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器晚成】原文 《老子》...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
  • 答: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出现成语53个,其中出自原文的39个,出自其他文章的14个.详情如下: 【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

  • 四字成语道德经
  • 答:4.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 1、自知之明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成语含义】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智慧精髓】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

  • 《道德经》 上出现的成语,包括出现章节,古今异义..急急急!!!
  • 答:1、功成不居: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居:占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处:《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无为而治。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

  • 老子《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 答:1、玄之又玄 幽昧深远,不可测知。后泛指事理非常奥妙难懂。出处:《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功成不处 成功以后而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3、功成不居 任其自然存在,不占为己有。后用来表示立了...

  • 出自老子的成语
  • 答:导语:《老子》又称《道德经》,体现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出自老子的成语大全相关内容。1、 知白守黑: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2、 言者弗知: 出自《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 答:道德经里出的成语: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无为之治 大巧若拙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自知者明 出生入死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德报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直若屈,大成若缺。

  • 道德经52个成语
  • 答:8. 金玉满堂:</财富与学识的象征,第九章中寓言告诉我们积累知识和财富的重要性,但切勿过于贪婪。9. 功成身退:</智慧的隐退,第九章教导我们适时退让,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地。10. 目迷五色:</复杂世事的警示,第十二章提醒我们面对纷繁复杂时保持清醒的洞察。11. 宠辱若惊:</心态的修炼,第...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总计,全文57个原文43
  • 答:老子用了801个汉字,写成了5284个字的不朽之作—— 道家经典 《道德经》,相较于很多古代典籍的大部头,《道德经》的篇幅可以算是非常短的了,但这少少五千字却是字字珠玑,源出此处、流传后世的成语就有几十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总计多少个。你可能喜欢》》 道家...


    网友点评:

    金轮紫13518933530:   天怀如水自守其真的出处? -
    大兴安岭地区307回复: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功成身退、上善若水、天长地久、目迷五色、金玉满堂等.1、上善若水 [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基本释义: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出处:春秋 ...

    金轮紫13518933530:   《道德经》第九章的有什么成语 -
    大兴安岭地区307回复: 《道德经》第九章全文如下,其中的成语有:“金玉满堂”和“功成身退”.有的成语词典也收录“富贵而骄”或“富贵骄人”词条.

    金轮紫13518933530:   为什么有的成语出处是老子有的是道德经 -
    大兴安岭地区307回复: 《老子》和《道德经》是同一本书,因为作者是老子,所以后来又被称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 《道德经》是唐宋以来的流行于世的《老子》通行本,因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所以称为《道德经》. 另外,上...

    金轮紫13518933530:   成语上善若水指什么意思 -
    大兴安岭地区307回复: 上善若水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生词本基本释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 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老子《道德经》 成语接龙水涨船高 高视阔步 步罡踏斗 斗媚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曲意承迎 迎刃冰解 解黏去缚 缚鸡弄丸 丸泥封关 关门落闩闩门闭户 户曹参军 军法从事 事款则圆 圆木警枕 枕戈剚刃

    金轮紫13518933530:   《道德经》中的成语:字字真智慧,个个大境界 -
    大兴安岭地区307回复: 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拼音] dà zhì ruò yú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例句]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智若愚吗?[近义] 外愚内智 平易近人 足智多谋 虚怀若谷 ...[反义] 愚不可及 锋芒毕露 大智大勇 气焰熏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