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列子讽刺孔子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孝子曾子问于孔子的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 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白话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着他。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

  • “子见南子”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 答:南子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向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叮当碰击的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说:“我要不是不得已的话,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过了一个多月后,卫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辆车子,宦官雍渠陪侍左右,出了宫门...

  • 为什么孔子叫“子”?
  • 答:如宁庄子、石祁子之徒。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礼坏乐崩”越来越严重,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诸侯的卿普遍在谥号里都称“子”了。可是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私人讲学之风的盛行和“士”阶层地位的提升。于是人们便把“子”作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了战国时期,“子”...

  • 《论语·述而》中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想说孔子什么?_百度...
  • 答:这句话是说孔子的仁爱之心。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译文:夫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夫子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取归巢栖息的鸟兽。《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

  • 文言文《子路见孔子》翻译
  • 答: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原文:出自战国 孔子与其学生编订的《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妈不释...

  • 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子有什么意思吗?
  • 答:除了“孟子”这一尊称外,大家还尊称他为“亚圣”。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所以他排在了孟子的后面。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以仁为本的基础上,主张“以孝为本 ”和“忠信”,他的孝道思想保留至今,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人们为了表达对他...

  •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答:苟是假如的意思。翻译:季康子为盗窃事件多发而苦恼,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对他说:“如果您不贪求太多的财物,即使奖励他们去偷,他们也不会干。”出处:《论语·颜渊篇》原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指贪欲。在上者贪欲,自求多财,下民化之,共相...

  • 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南子是谁,子路为何讨厌她?
  • 答:翻译一下,意思是听说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诚恳地说:“虽然见了她,我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否则上天都会厌弃我!上天都会厌弃我!”为什么子路不赞成孔子见南子?面对子路的质疑,孔子为何发毒誓证明清白?今天就来说说“子见南子”背后的那些事。1、从一个成语谈起:娄猪艾豭 对于娄猪...

  • 孔子教儿子文言文翻译
  • 答:孔子教子 原文:(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译文: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问:“学《诗》了吗?”...

  • 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南子是谁,子路为何讨厌她?
  • 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出自《论语·雍也》,在这其中的南子指的是卫灵公的夫人。原文为: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们最常见的解释为:孔子去和南子见面了,这让子路很是不满,对此孔子说道:”我没有做出任何不好的事情,不然老天爷也会厌弃我!


    网友点评:

    姜祝贤15031111637:   学弈文中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是太阳的远近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 -
    广灵县653回复: 这篇文章是列子写的,是用来讽刺孔子的 我觉得这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是对太阳的认识 其实我们知道太阳和地球距离一样的 原理是参照物的不同,地面和天空参照物不同,所以大小不同

    姜祝贤15031111637:   两小儿辨日里,为什么两小人辨论的结果连孔子也不能判断?帮我回答! -
    广灵县653回复: [答案] 两者各有各的道理,另外,这个故事原本是记载在《列子》里的,会有一点对孔子的讽刺.

    姜祝贤15031111637: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嘲笑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
    广灵县653回复: 两小儿提出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疑问.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因为这两个疑问都是从感觉产生的.一个从视觉说,早上看到太阳大,中午看到太阳小.这个视觉并不正确.因为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来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

    姜祝贤15031111637:   古文两小儿辩日是孟子对孔子的讥讽还是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 -
    广灵县653回复: 都是 《两小儿辨日》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因为学派的差别,所以可以看做是在恶意中伤孔子.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在赞扬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虚伪、不不懂装懂.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不知道的事情,更加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还有.《两小儿辨日》貌似是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八卷》旧说是周朝列御寇所作吧.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