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初一11课《论语》十二章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论语》十二章 的翻译
  • 答:《论语》十二章的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为: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

  • 论语十二章各自阐述了什么道理
  • 答: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启示】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启示】这则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几...

  •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 答:选自《论语译注》、《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语》十二章 ...

  • 论语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么
  • 答:寓意: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才能学得更好。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

  • 高二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
  • 答:高二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高二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
  • 答:高中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到知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操练和复习,这样的学习不也让我感到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投到我孔门之下),我不也感到...

  • 《论语》十二章有哪些知识点?
  • 答:一、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二、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2、...

  •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是什么?
  • 答:(二)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 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 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

  • 论语十二章单字解释
  • 答:《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 新教材语文课本课文《论语十二章》
  • 答:新教材语文课本课文《论语十二章》 新教材语文课本课文《论语十二章》... 新教材语文课本课文《论语十二章》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强葬 2013-07-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后说为...


    网友点评:

    滕浅的15276606719:   七年级课文《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
    乌马河区2343回复: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

    滕浅的15276606719: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十课《论语》十二章有什么句子是(学习方法和态度)与(道德修养或为人处事)的? -
    乌马河区2343回复: [答案] 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品德修养...

    滕浅的1527660671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论语》十二章的译文 -
    乌马河区2343回复: [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的翻译是什么?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

    滕浅的15276606719:   《<论语>十二章》节选(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乌马河区2343回复: [答案] 1.(1)通“悦”,愉快 (2)老师传授的知识 (3)以……为乐趣 (4)胳膊2.C3.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 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

    滕浅的15276606719:   论语十二章分为哪三类
    乌马河区2343回复: 论语十二章分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三类.《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