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之处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苏轼《前、后赤壁赋》的区别是什么
  • 答:苏轼《前、后赤壁赋》的区别是什么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

  •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哪些不同?可从内容,感情,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 ...
  • 答:后:主要写岸上 2.景:前:字字秋色(摘几句写景句)后:句句冬景(摘原文写景句)3.重:前:谈玄说理 后:亦实亦幻 4.情感思想:前:主调旷达乐观,变与不变的辩证 后:略为虚无缥缈,写景叙事重给人罹难的惊恐 5.形式:前:主客问答,中规中矩,整句为主 后:散文化,“以文为赋”,...

  •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区别?
  • 答:前赤壁赋苏轼听说赤壁想到赤壁去看看。湖北有两个赤壁,一个是原蒲圻市,先赤壁市。一个是黄冈市也有个赤壁。 他没有去过赤壁,跑错 了地方,跑到黄冈的赤壁去了。在那里他感觉不到有当年赤壁之站的风貌,写下赤壁赋。 后来他才 发现他去的地方不对又写了赤壁赋就叫后赤壁赋 后人就把赤壁称武...

  • 《后赤壁赋》和《前赤壁赋》相比各自有什么特点?
  • 答:《后赤壁赋》为《前赤壁赋》的姊妹篇。苏轼在写《前赤壁赋》三个月以后的初冬十月,重游黄冈赤壁,写下这篇小赋。同一地点,两种境界。前篇写“月白风清”的秋光,字字秋色,后篇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气象,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者则通过叙事写景,抒发情怀。前赋旷逸乐观,展示...

  • 苏轼前后《赤壁赋》的区别
  • 答: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钙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与赤壁赋是什么关系
  • 答:《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

  •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表格的方式作答
  • 答:前赤壁赋是 江上 景色,后赤壁赋有江上有登山。而且前赤壁赋的主旨和后赤壁赋不同,后赤壁赋主要是表达作者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道士羽化登仙之说隐晦地表达了苏轼的迷茫,和希望与仙人一同超然世外的幻想。

  •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作者心境上追求的不同
  • 答: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作者心境上追求的不同: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作者心境上追求的不同
  • 答: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次和慕仙出世的思想。《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

  •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区别
  • 答:您好! 前赤壁赋苏轼听说赤壁想到赤壁去看看。 湖北有两个赤壁,一个是原蒲圻市,先赤壁市。一个是黄冈市也有个赤壁。 他没有去过赤壁,跑错了地方,跑到黄冈的赤壁去了。在那里他感觉不到有当年赤壁之站的风貌,写下赤壁赋。 后来他才发现他去的地方不对又写了赤壁赋就叫后赤壁赋 后人就把赤壁...


    网友点评:

    那红邦18097003850: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在艺术风格上又什么不同? -
    振兴区2928回复: 1.点:前:限于舟中后:主要写岸上 2.景:前:字字秋色(摘几句写景句)后:句句冬景(摘原文写景句) 3.重:前:谈玄说理后:亦实亦幻 4.情感思想:前:主调旷达乐观,变与不变的辩证后:略为虚无缥缈,写景叙事重给人罹难的惊恐 5.形式:前:主客,中规中矩,整句为主后:散文化,“以文为赋”,骈散结合

    那红邦18097003850: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历史背景前赤壁赋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与后赤壁赋又有所不同 -
    振兴区2928回复: [答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 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

    那红邦18097003850: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关系
    振兴区2928回复: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

    那红邦18097003850:   前后赤壁赋感情在结尾处的区别 -
    振兴区2928回复: 前后赤壁赋感情在结尾处的区别:前赤壁赋在结尾处——安谧幽静,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现的是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消极中有一种 开阔旷达.后赤壁赋在结尾处——迷离恍惚,惊险,暴露出一派消极出世的态度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