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善于纳谏的明君

2024-05-21来源:本站编辑

  • 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 答:2、战国:齐威王与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3、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4、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

  • 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 答:2、战国:齐威王与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3、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4、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

  • 求善于纳谏的明君3个人和事例
  • 答:1.汉武帝刘彻,下旨求贤,破格用真才实学的人才,山东奇人东方朔,毛遂自荐,他献上的两车竹简兼论文武,提出治国,外交,安边等完整建议,使汉武帝刮目相看,汉武帝把东方朔当做取之不尽的智囊,把他的二十万言书做为医国秘方。2.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

  • 中国古代善于纳谏的两位明君的姓名和朝代
  • 答:解析: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太宗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在位,年号 贞观。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在位,年号 康熙。

  • 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 答:战国: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能听鲍叔牙的建议,任用仇人管仲为相,心怀可谓宽广.管仲能够尽心辅佐,提出“尊王攘夷”建议,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可谓忠心.战国:齐威王与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西汉:汉武帝和东方朔 汉武帝喜欢游戏, 为政之暇, 常出谜语, 让侍从猜测。东方...

  • 求善于纳谏的明君 3个 人和事例
  • 答:刘彻和东方朔 唐太宗和魏征 李隆基和姚崇

  • 历史上有哪些善于纳谏的明君和善于进谏的贤士
  • 答:唐太宗---魏征 秦孝公---商鞅 齐王---邹忌

  • 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像魏征一样敢于正言直谏的君子?
  • 答:关龙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臣。 2、比干 相对于关龙逢来说,因为《封神演义》的关系,商代谏臣比干的名气要大得多,其事迹也更为壮烈。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

  • 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 答:1、善于纳谏: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

  •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和齐王的人物形象
  • 答:邹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反思、有自知之明、心怀国事、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谋士。齐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能改、明智果断、大胆改革的君主。《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


    网友点评:

    蔺知路17786051141:   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谁?
    炉霍县1406回复: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做“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做“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年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公元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蔺知路17786051141: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有名字和故事 -
    炉霍县1406回复: [答案]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

    蔺知路17786051141:   善于纳谏的明君
    炉霍县1406回复: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

    蔺知路17786051141:   我国历史直谏的贤臣和明君以及反面例子!急! -
    炉霍县1406回复: 正例: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徵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是...

    蔺知路17786051141:   齐威王能够采纳邹忌的进谏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
    炉霍县1406回复: 齐威王能够采纳邹忌的进谏表明了他是一个开明、智慧而有进取心的君王 .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