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古代大臣劝谏君王例子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历史上有哪些大臣委婉地劝君
  • 答:1.优孟 优孟本来是楚国的艺人,身材高大,富有辩才,经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劝谏。楚庄王有一匹好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专门给它准备了一张床作卧席,拿枣脯喂养它。马的生活水平过于优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命令大臣为死...

  • 历代臣子向皇帝提意见的例子。
  • 答:伍子胥;我国历史上的他屡屡劝谏却被君王赐死 在自刎前曾痛彻心骨地咆哮着把眼睛挂在城门我要看越军入城

  • 大臣劝谏皇帝的故事
  • 答:1、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

  • 古代有哪些君王被大臣说服
  • 答: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吾不如韩信;筹集粮草,安抚百姓,吾不如萧何。有一次,韩信灭了齐国,派使节,要封他做代齐王,当时,刘邦听了就来火,刚打了胜仗就要封王,就说韩信这小子居然想做代齐王?这个时候张良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刘邦一下就反应...

  • 拜托~~~帮忙找几个忠臣进谏的故事!!!
  • 答:” 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 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荀息见到 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 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 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 历史上大臣委婉规劝君王的事例
  • 答: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

  • 历史上委婉进谏的事例,短小精悍.
  • 答: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

  • 古代进谏成功的故事
  • 答:夏桀时大臣,关姓始祖,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

  • 历史上进谏的成功和失败故事
  • 答:4、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

  • 有关劝谏的名人事例
  • 答:”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开通水道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


    网友点评:

    衡光备15551169125:   我过古代纳谏的故事
    精河县1081回复: 虚心纳谏的齐景公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

    衡光备15551169125:   古代进谏君王的正反例子
    精河县1081回复: 魏征:唐太宗虚心纳柬,他遇到了明君. 比甘:遇到了商纣王,被挖心

    衡光备15551169125:   古代劝谏的故事有哪些? -
    精河县1081回复: 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等等

    衡光备15551169125:   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的例子 -
    精河县1081回复: 公元前265年,秦攻赵连拔三城,形势告急.此时只有连齐抗秦,才是上策.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告诉左右:“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

    衡光备15551169125:   贤臣讽君不纳谏的故事 -
    精河县1081回复: 1.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

    衡光备15551169125:   与“纳言”相关的事例有哪些? -
    精河县1081回复: 刘备听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计策,在纷乱中夺得一席之地. 勾践听从文种、范蠡的计策,保存了越国,最后灭了夫差. 齐威王听从邹忌的讽谏,取得了战胜于朝廷的佳绩. 唐太宗听从魏征的有利建议,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宏大伟业.呵呵,只要找找,任何一个明君,他们都有很多谋臣为其出谋献策,采纳了都会取得辉煌成就的. 相反的就不用说了,随便找一个昏君,基本都是不听人劝,最后国破家亡的.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