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古代直言进谏的大臣死亡率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历史直言进谏的人物高分
  • 答:1、关龙逢:生于公元前1713年,是夏末忠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因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2、比干:沬邑人,商朝帝王太丁次子。20岁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后辅帝辛,被纣王挖心致死;3、魏征:字玄成,钜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

  • 古代因向皇帝进谏而招来杀身巨祸的大臣
  • 答: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进谏招致杀身之祸的,也有死谏的。自古言道文死谏武死战。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是忠心进谏,而是邀直取名,获取千古美名。秦始皇驱逐其母赵姬齐人茅焦进谏,在他之前嬴政已经杀了27个人啦。隋唐演义上伍云召的老爸伍建章,因杨广夺权篡位,伍建章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上殿骂君被杀。...

  • 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哪些人直言进谏?
  • 答:1,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

  • 古代大臣谏言的故事有哪些?
  • 答: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

  •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
  • 答:C

  • 喜欢直言进谏的西汉大臣,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 答:周昌,汉高帝刘邦的半个老乡,早在刘邦举事初期率兵击破泗水郡的时候,就投到了刘邦的麾下,之后一路跟随刘邦平定天下,做到了御史大夫的高位。周昌这个人,性格刚强,不屈服,敢于直言犯谏,就算你是皇帝,只要你做得没道理,他周昌也敢说,敢当面说,当面锣对面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毫不含糊,...

  • 明朝大臣都敢向君王直言进谏,为何清朝大臣只能唯唯诺诺?
  • 答:明朝的大臣敢于向君王进谏,而清朝却很少有人敢进言的原因就是两朝所奉行的文化是不同的,也正是这种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两朝的大臣出现了分歧。明朝的君主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极其残暴的人,但是他的大臣们却都敢于进言,甚至有的大臣以死明志,但是这种现象到了清朝却没有出现过,基本上都是君主说了...

  • 历史上的大胆进谏的人有谁?
  • 答: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唐太宗统治时期敢言直谏大臣是谁?
  • 答:唐太宗统治时期敢言直谏大臣是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

  • 因进谏被皇上杀的大臣有谁
  • 答:1 关龙逢 夏末忠臣 2 比干 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 3 伍子胥 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网友点评:

    漆京该17352713903:   历史上有那几个有名的直言敢谏的大臣曾经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或利用?
    曲周县1837回复: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宋朝姚坦 比干 魏征 汲黯 贾诩

    漆京该17352713903: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 200 多次的大臣是 ()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 -
    曲周县1837回复: [答案]C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