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古诗《咏柳》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咏柳》的全诗
  • 答:咏柳⑴ 【唐】 贺知章 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春风似剪刀。【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 妆: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

  • 古诗《咏柳》的原文是什么?
  • 答:《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
  • 答:《咏柳》注释 1.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3.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

  • 贺知章《咏柳》的意思
  • 答: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一、出处 唐代贺知章的《咏柳》二、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重点 1...

  • 咏柳古诗原文及翻译
  • 答: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作品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

  • 咏柳古诗二首
  • 答:古诗二首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贺知章《咏柳》赞美杨柳咏物诗
  • 答:《咏柳》诗别出新意,一反传统的用杨柳的形象美来比拟美貌女子,而把杨柳化身为美人来写。“碧玉”这个名字,使人联想:那未丰的美貌,那轻盈盈的步态,那柳翠色的妆饰;那早春的稚柳,给人以满目春光的美好印象。“玉”前冠一“碧”字,使“玉”色泽倍增,表现“碧玉”之女纯真,稚气,无邪,这...

  • 咏柳诗原文及翻译
  • 答:看似写生机勃勃的柳树,实际上是通过赞美柳树,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全诗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咏柳》

  • 咏柳古诗
  • 答: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吴中四士”之一。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写景抒情之作,较清新通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

  • 咏柳的诗意
  • 答:《咏柳》诗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网友点评:

    甫幸唐18453061917:   古诗咏柳 -
    会泽县905回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甫幸唐18453061917:   古诗《咏柳》的解释 -
    会泽县905回复: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最简洁的解释)

    甫幸唐18453061917:   咏柳古诗 -
    会泽县905回复: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