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吾都是什么人的自称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古代各类人的自称
  • 答: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古代官员: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

  • 人物自称大全
  • 答: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古代官员: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

  • 自称有哪些?
  • 答:在下、敝人、不才、后学、晚辈 一、在下 [ zài xià ]解释:谦称自己(多见于早期白话)。引证:峻青 《海啸》第三章十七:“在下哪里有疏忽之处,希望司令官多多指点指点。”二、敝人 [ bì rén ]解释:对人谦称自己。引证: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

  • 古人称自己为什么?
  • 答:走狗”。三、古代女子自称 1、女子自称-“奴家”。2、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妾身”、“婢子”。3、老年妇女谦称-“老身”。4、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5、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妾”。6、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7、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 孤,寡人,本殿,本宫,哀家分别是什么人的自称
  • 答:1、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孤王。2、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3、本宫:(1)皇后和拥有独立宫殿的嫔妃的自称(古代皇宫并不是所有的妃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宫殿)。(2)皇太子(皇太子居住在东宫,可以自称本宫)和成年的公主(公主在成年后,便拥有一座自己的宫殿,可以自称本宫)...

  • 古代人们的自称?
  • 答: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 古代官员: 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老臣(自己年龄大) 武官:...

  • 中国人的自称有哪些
  • 答:华夏儿女: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 在外人眼里,汉族是一个身着华彩衣服,讲究礼仪的民族。中国人多为以上后代,故以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 黄炎子孙 ”。

  • 古代各钟身份的人自称什么?
  • 答: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大臣...

  • 什么样的人自称“某家”
  • 答:皇帝自称“孤家”皇后自称“哀家”藩王自称“某家”公主自称“儿家”年女子自称“奴家”平头百姓自称“咱家”

  • 古人自称有哪些?
  • 答:3. 某:用于自称,相对比较客气,多见于书信、文章、日记等文体。4. 象我这样的人:出自于《孟子》中,用于自称,表示自己的身份贵重。5. 站在此地,望着天空:出自《红楼梦》,用于自嘲,表示自己微不足道,与广阔天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些自称方式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习惯和价值观念。


    网友点评:

    齐徐琦13172332919: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有哪些 -
    苍南县144回复: [答案] 一、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予”、“余”、“朕”.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 5、朕:用于第一人称,我、我的.(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二)、谦称...

    齐徐琦13172332919:   文言文中吾和我都指现代汉语我有什么区别吗?还有余文言文中吾和我都
    苍南县144回复: 我和吾,在古汉语中均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但在上古时代(先秦),“吾”和“我”在语法上是有分别的.“我”既可以做主...

    齐徐琦13172332919:   古文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有什么/ -
    苍南县144回复: [答案] 古文的第一人称: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称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

    齐徐琦13172332919: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有哪些 -
    苍南县144回复: 文言文 第一人称:吾、余 第二人称:尔、汝

    齐徐琦13172332919:   论语一书中的你、我、他是怎样称的?(如:古代中的皇帝已朕、寡人等而自称)
    苍南县144回复: 第一人称-我:我、吾、余、予、朕、某 第二人称-你: 女、汝、若、而、尔尔、乃 第三人称- 他/她:其、之、他、伊、渠

    齐徐琦13172332919:   "吾"和"我"有什么区别?
    苍南县144回复: 孟子有语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也经常遇到“我”和“吾”.有时是“我”和“吾”并用.那么,在古汉语中,“我”和“吾”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和“吾”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表第一人称代的代词.这两个字的古音相近,但不完全相同;他们的意义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用法大致相同,但又有些区别. “我”和“吾”在句子中都可作主语、定语,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我”还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用作宾语,而“吾”则一般不这样用.如:“今者吾丧我.”(《庄子· 齐物论》)不说“今者吾丧吾”.只有当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之前时,“吾”才用作宾语.如“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