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告之于帝的于是什么意思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告之于帝的于是什么?
  • 答:于是介词,意思是向、对。告之于帝的“于”代表一种介词,起引出连接的作用,意思是向、对。告之于帝这句话出自于先秦列御寇《愚公移山》,原文节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解释为: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愚公移山 》原文:太行、...

  • 告之于帝的于怎么翻译?
  • 答:告之于帝——于:向、对,介词。“告之于帝”出自文言文愚公移山其中的选段中的一句话。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的意思是: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的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属于倒装句式,其中“之”,代指这件事;“于”,向于帝,向皇帝禀告。"告之...

  • 告之于帝。其中"之,于"是什么词性?
  • 答:之:代词。代指这个人或事。于:介词。“在”的意思。告之于帝的意思是,把这个人或事告诉给了帝王。是“于帝告之”的倒装。希望对你有帮助。

  • 告之于帝的于怎么翻译?
  • 答:告之于帝的于翻译成向,于是介词,起引出连接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这件事向皇帝禀告。出处:先秦 列御寇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

  • 达于汉阳 告之于帝中的于的意思
  • 答:作为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和”“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句中第一个于,用来引出动词“达”对应的地点“汉阳”,第二个就用来引出动词“告”的对象“帝”

  • “告之于帝”、“生于忧患”的“于”分别是什么意思?
  • 答:告之于帝——于:向、对,介词。生于忧患——于:在,介词。

  • 告之于帝是什么句式,为什么?
  • 答:你好朋友,这是文言文中用到的倒装是状语后置。原来的语序应该是。“于帝告知”,作状语的介词短语被放到了后面。类似的句子如:取之于蓝,具告以事等等。希望能帮到您。

  •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表示原因:可以被翻译为“因为”,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表示对象:可以被翻译为“向、给、对”等等,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以及《出师表》中的“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于的用法和意义古代汉语是什么?
  • 答: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

  • 写十句带有"于"的文言文句子,并解释"于"的意思
  • 答: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去。昼尔于茅,宵尔索陶。于:取。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于:如同。捐金于野。于:在。告之于帝。于: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从。苦于多疾(被诸多疾病所苦)。于:被。甚于妇人。于:比,过。幸免于难。于,词缀,无意义。业精于勤,荒于嬉。于:因为。


    网友点评:

    糜振清17085162904:   于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
    樊城区462回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2. 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3. 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

    糜振清17085162904:   愚公移山中“之”的用法 -
    樊城区462回复: 《愚公移山》中“之”的用法: 1、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之:的. 2、惩山北之塞:之:的. 3、出入之迂也:之:用在主谓之间.4、不能损魁父之丘:之:这样的. 5、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的. 6、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之:的...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