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周公诫子书原文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
  • 答: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

  • 求古文翻译(诸葛亮“诚子书”;张衡传;战国策;多多益善;魏征直谏)_百...
  • 答: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

  • 翻译 诸葛亮的诫子书
  • 答:译文见下面: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

  • 写一份诫子书文言文
  • 答:父败于此,莫蹈覆辙,公嗣我儿,切记切记! 章武二年于白帝 乃父刘备立 4. 诫子书原文 诫子书 (读)岁月悠悠越千年 诸葛古训代代传 今日重温诫子书 修身立德效圣贤 效圣贤 (唱) 君子之行牢记在心 静ˇ以ˇ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之行牢记在心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 诸葛亮戒子书文言文
  • 答:1. 与诸葛亮诫子书相似的文言文 刘备的遗书(原)我儿公嗣,悲哉世也!吾行将休矣!穷朕之平生,洋洋洒洒,屈指不过数十载,然汉室未兴,祖宗未耀,朕实不忍此时西去也。高祖、世祖之基业,五铢、炎刘之江山,尽托于汝手,望公嗣思之慎之,莫蹈桓、灵之辙哉!光和末岁,黄巾犯上。父出...

  •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立什么志?
  • 答:《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郑玄 诫子书 译文
  • 答:原文: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

  • 诸葛亮文言文节选
  • 答:3. 诸葛亮的《诫子书》阅读答案 (原文略) 1C,夫是举手发语词,不翻译 2 1)以平静来修养身性,用勤俭来培养品德 2)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3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

  • 宁静致远的意思和出处
  • 答: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淮南子:主术训》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

  • 短小的古文
  • 答: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


    网友点评:

    史裴凭14794347934:   宁静致远 谁知道什么意思 -
    云县2860回复: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经常在别人家的客厅里看见“宁静致远”的中堂,也没有深究宁静致远到底是什么含义,只是感觉是 不要烦躁、心胸开阔 的意思.昨日和朋友谈起这个,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出自诸葛亮的...

    史裴凭14794347934:   文言文《诫子书》阅读 -
    云县2860回复: 1: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清心寡欲,才能集中精力做大事.2: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有很大的才华;如果你没有志向,你的学业肯定不会完成.3:做事要专心,道德和美好的心灵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等你长大了,再学就晚了.

    史裴凭14794347934:   周公《诫伯禽书》是不是后人追记的 -
    云县2860回复: 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史裴凭14794347934:   除了诸葛亮谁还写过诫子书
    云县2860回复: 《诫子书》 其实就是《家训》,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些堪为经典,国人家喻户晓.像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宋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另外像(西晋)羊祜的《戒子》、(南朝.齐)萧嶷的《戒子》......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诫子书》.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