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商鞅立木建信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商鞅立木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
  • 答:商鞅立木一般指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

  • 商鞅立建信文言文答案
  • 答:3.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

  • 商鞅立木建信的介绍
  • 答: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鞅徙...

  •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翻译
  • 答: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2. 商鞅立木建信(全文翻译+重点词) 一、译文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 历史上有名的士的故事一定要简短
  • 答:1、毛遂自荐: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去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2、商鞅立木: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

  • 读商鞅的故事有感
  • 答:大臣们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立木建信”的好办法。 他们来到一个集市,只见这里有的提着一篮鸡蛋在吆喝,有的牵着一只驴,有的赶着一群羊,真是热闹非凡!忽然一个差役喊道:“注意了!注意了!南门那儿立着一根三丈长的木棒,谁能把它移走放到北门,就给谁十根金条。”赶集的老百姓一下子全都来到了南门门口...

  • 商鞅立木文言文实词
  • 答:1.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

  • “商鞅立木取信”的文言文是什么?
  • 答:商鞅立木建信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国都。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为了取得民众信任,便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民众对变法的信任,使变法能够...

  • 商鞅立木取信的起因经过结果?
  • 答: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

  • 商鞅立木译文
  • 答: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


    网友点评:

    雕致炉17136274814:   有关诚信的故事8o字 -
    乌伊岭区2369回复: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古代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李苦禅烧画等等许许多多关于诚实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无信而不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则关于诚实的故事.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雕致炉17136274814:   商鞅取信秦孝公告诉我们什么? -
    乌伊岭区2369回复: 秦孝公信不信商鞅我不清楚,但是至少秦孝公认为商鞅是对他有帮助的一个人.所以,当商鞅要处罚公子虔的时候,秦孝公也同意了.秦孝公明白,商鞅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而秦孝公的志向或者说爱好,就是壮大秦国.另外,历史上的很多贤臣取得贤君明主的信任,是因为贤君明主为国着想,而贤臣正好可以为国效力.奸臣取信于昏君暴君,是因为奸臣正好可以娱乐于昏君暴君.在现代的公司也是,说得难听点,还是投其所好,找对人吧.找对人了,比干碰上周文王,功劳应该不比姜子牙小.找错了,可能就被纣王挖心了.所以,关键还是看两个人是不是臭味相投,志趣相同,这也就是所谓的投其所好.

    雕致炉17136274814:   商鞅铁事告诉你,到底是什么道理 -
    乌伊岭区2369回复: 商鞅用以显示自己言必信行必果,就像商人做生意,也要有良好的信誉,别人才会相信你,你下一步的生意也才能做成,商鞅也是这样,他要立法,就要让老百姓相信他讲的话,立的法是可行的,而他本人也是讲诚信的 ,所以法才能够执行.

    雕致炉17136274814:   文言文 商鞅立木取信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共同问题是?你怎样看待 -
    乌伊岭区2369回复: 信誉,商鞅立木取信是为了取信于民,推行新法,陈太丘的朋友约好时间却没有按时到达,也是信用问题 做人要言而有信

    雕致炉17136274814: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商鞅立信的看法.
    乌伊岭区2369回复: 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人无信而不立”这个道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