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善于必喻巧于比喻是孟子

2024-05-21来源:本站编辑

  •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什么句子
  • 答: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1、“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意思是: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意思是: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

  • 善用比喻,巧用比喻,是孟子文章的一大特色。你能在文本中找出有代表性...
  • 答:一、妙喻: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不同 二、特点:泰山十分沉重,北海十分辽阔,泰山与北海距离十分遥远。可见此项任务十分困难,是不可能完成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了让人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但是“为长者折枝”,是说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于”是什么意思?
  • 答: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

  • 孟子长于论辩, 善用什么
  • 答:孟子长于论辩, 善用比喻。汉代赵岐《孟子章句·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根据论辩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而设喻,不拘一格,信手拈来,将抽象的道理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能轻而易举地战胜论敌。

  • 孟子的比喻和庄子的比喻的区别
  • 答: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是一种加强文章形象化的手段,见于散文性质的《孟子》不难理解,但“比喻是冗余度很高的语言形式”,被应用于研究人类语言科学的语言学中则并不常见。本文将两部把比喻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不同题材、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作品放在一起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比喻的运用。《庄子》...

  • 孟子在 齐桓晋文之事 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
  • 答:这表明孟子讲的仁政有着经国利民的实在内容。在艺术特点上,善于辩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辩论娴熟地运用了逻辑推理(如类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之中,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善于运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 < 孟子>的主要特点是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性强,即尖锐机智,又从容舒 ...
  • 答: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

  •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进行论证的?
  • 答:孟子主张仁政之道,而梁惠王喜欢打仗。这是与仁政相对的,爱发动战争我们称之为霸道。正所谓,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再者,从“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及“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两句便可看出,梁惠王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孟子如果直接提出意见来,梁惠王定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只有...

  • 孟子与庄子善于运用比喻,试比较两者的差异
  • 答:第一个差异:比喻的表达效果 《孟子》的散文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其中的比喻贴切而巧妙,蕴含哲理又不失通俗亲切,散发着朴素而迷人的艺术光彩。如《离娄章下》中:“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一连串的比喻,形象地勾勒...

  •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孟子》二章 两篇课文哦 书下面的注释
  • 答: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


    网友点评:

    汪厚舍13844572386: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了好多比喻来说理, -
    金水区1056回复: 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汪厚舍13844572386:   《孟子》比喻、语言手法特点 -
    金水区1056回复: 要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是众周知的,只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太多.物欲的勾诱,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挡得住么?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么?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只有持恒者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终于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可以这样说,持之不光是一个人意志的考验,而且是对一个人的品格测检.在它面前,一切伪作浮饰的东西都将原形毕露,经过它筛选的应该是物华人杰.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吧,如果你不甘于平庸的话!

    汪厚舍13844572386:   孟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引梁惠王入彀的句子是 -
    金水区1056回复: 本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惑,机智风趣,易于理解和接受.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

    汪厚舍13844572386: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结合课文分析孟子语言有什么特 -
    金水区1056回复: 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汪厚舍13844572386:   本文中,孟子运用设喻的方法帮助梁王分析 民不加多 的原因 表现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
    金水区1056回复: 以梁惠王熟悉的事情比喻,更容易说明,表现出他能因材施教 爱民,

    汪厚舍13844572386:   孟子以善辩著称孟子用什么方法达到说服目的的 -
    金水区1056回复: 孟子以善于论辩著称,他的善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上的优势,孟子对自己要推行的政治主张十分自信,且很善于揣摩对手的心理;二是孟子在论辩中常大量运用讽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迂回进逼,使得对手无法招架和还击.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