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国恒亡恒亡什么意思

2024-05-21来源:本站编辑

  • 国恒亡恒什么意思
  • 答:恒:常常。出自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

  • 过恒亡的“恒”解释为什么
  • 答:经常

  • 国无外患则恒亡的意思
  • 答:没有敌国的威胁就会安与享受 失去忧患意识 国家灭亡

  • 恒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 答:原句为: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史记·项羽本纪》翻译: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

  • 人恒过的恒的意思
  • 答:人恒过的过是过错的意思。过是错,犯错误。恒过是常常犯错误,恒是常。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

  • "国无常赋,必有重敛,过恒亡."是什么意思
  • 答:国无常赋,必有重敛,过恒亡---呃,“过”,应该是“国”吧???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一个国家没有稳定的赋税收入的话,就必定会苛征暴敛,那么这个国家要注定灭亡的。

  • 使公即恒楚将 将什么意思 恒楚亡在泽中 亡什么意思
  • 答:其中的“即”为“及”的讹误;恒楚为“桓楚”,项羽的一位部将。“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我打算发兵,让您(项梁)和桓楚来带领。《史记·项羽本纪》有一段记载: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

  •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恒过”是什么意思?
  • 答:恒:常。过:原意为过失,错失,此处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

  • 汉以国强而恒亡,唐以兵盛而主熄;明以权独而遭祸。
  • 答:汉朝国强,但主弱臣强,结果是宦官外戚专权,导致亡国 唐朝兵盛,因此各地节度事拥兵自重,结果安史之乱葬送了大唐 明朝政权多掌握在宦官受里,因此亡国 说起来以上三朝都是因主弱臣强而亡

  •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是什么意思?
  • 答:意思是汉朝在强大的时候灭亡了。出自: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 原文: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译文:国家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过于弱小,而汉朝则是在最强大的时候灭亡了。


    网友点评:

    赵缸禄19368425688:   “国恒亡”出自哪 -
    抚州市555回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赵缸禄19368425688:   《孟子》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国恒亡,这一段话的详细解释.
    抚州市555回复: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