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国恒亡的恒是什么意思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国恒亡恒什么意思
  • 答:恒:常常。出自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恒亡”的“恒”什么意思?
  • 答:终究 必定的意思 答案补充  经常,常常的意思也行。孟子说过,人恒过,就是说人常常有过错,国恒亡解释成国家也会常常灭亡

  • 过恒亡的“恒”解释为什么
  • 答:经常

  • 文言文“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什么意思?,“恒”字是什么意思?
  • 答:恒:常。 过:原意为过失,错失,意思是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出自: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是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

  • 人恒过的恒的意思
  • 答:人恒过的过是过错的意思。过是错,犯错误。恒过是常常犯错误,恒是常。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

  • 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恒是什么意思
  • 答:恒:时常,常常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是: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来源典故: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艾子非常讨厌他,经常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

  •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恒过”是什么意思?
  • 答:恒:常。过:原意为过失,错失,此处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

  • 恒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 答:原句为: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史记·项羽本纪》翻译: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

  • 国无外患则恒亡的意思
  • 答:没有敌国的威胁就会安与享受 失去忧患意识 国家灭亡

  • 易经中的恒卦“九二悔亡”讲的是什么道理?该如何理解这个词?
  • 答:从易经的角度来看,这个卦象讲述的道理就是要事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九二悔亡”是易经中的一个卦象,对应的是其中的恒卦。解释这个卦象首先理解“悔”的意思,在这里所谓的“悔”指的就是“后悔”的意思。其次是理解“九二”的意思,在卦象中&...


    网友点评:

    祁庆美1717294717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含义是什么?
    平定县1670回复: 入:指进入国内.法家:明法度的大 臣.拂:同“弼”,辅佐.国内没有明 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 有敌对国家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 衰亡.指治国对内要靠法制和人才,对 外要有忧患意识.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 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

    祁庆美17172947171:   国恒亡中国是什么意思
    平定县1670回复: 语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里的国是指邦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是如果在国内没有贤明人进行政务处置,对外也对外部隐患漠不关心,那么这个邦国很快必然消亡.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