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增广贤文白话文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语言相关的文言文
  • 答:“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

  • 白话文文言文对照表
  • 答:1. 常见白话文与普通话对照表 是文言文吧!随便一个对照都行吗?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

  • 关于孝的诗句要有出处
  • 答: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 关于“安全”的诗词有哪些?
  • 答:1、《穷边词二首-其二》唐代诗人姚合 原文: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译文: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2、《送林知丞赴石城任》宋代诗人陈宓 原文:赣上贫民最可怜,唯凭令佐予安全。译文:在赣上的贫苦人民最为可怜,只有让他们注意安全。3、《孟子·生忧患死...

  • 请问有没有版本把道德经里王弼的注也译成白话文的?我看的版本只译道德...
  • 答:请问有没有版本把道德经里王弼的注也译成白话文的?我看的版本只译道德经原文,王弼的注没有译文。 王弼注因为是文言文所以看不懂,亲们知道有版本将王弼的注译成白话文的吗,谢谢!... 王弼注因为是文言文所以看不懂,亲们知道有版本将王弼的注译成白话文的吗,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

  • 关于子女孝顺的诗句
  • 答: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关于做人不要华而不实的诗句
  • 答: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白话文释义: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

  • 增贤广文是不是古文
  • 答:真本书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的经验的综合 涵盖内容包罗万象 小有乡俗俚语 大到圣人教诲 更有宗教鬼神之论 观点也很散 却是特别的中肯和明智 其要义在于劝世善存 教化民众 其流传时间至少是从明代开始的 若从这个角度说也说得上是个古文了 即使是古文 也是古代的白话文 ...

  • 大型文言文
  • 答: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

  • 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 答:1. 怎么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


    网友点评:

    施泼胖17872322272:   《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 出自哪里和它们的大概内容是几多 -
    固原市632回复: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

    施泼胖17872322272:   《增广贤文》 谁写的 -
    固原市632回复: 《增广贤文》是传统蒙学书之一.旧时有“读了《增广》会说话”的口头语.此书清末直至解放前,风行全国,几至家喻户晓.其内容多为谚语格言,中间有许多话,至今仍脍炙人口,如:“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等.该书没有作者,君若见到此书,会在书上发现作者为“佚名”.

    施泼胖17872322272:   增广贤文 上、中、下部分是咋分的 -
    固原市632回复: 《增广贤文》是中华先人的人生哲理总汇,中华子民不可不读,但也不宜全背.因为里面有的句子反映的是消极的宿命论,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