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大学中庸全文原文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

  • 《中庸》原文
  • 答:《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 程颢 、程颐极力尊崇,南宋 朱熹 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官定学校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
  • 答: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 《大学·中庸》原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 答:诚,大道之本: 天赋予我们的真诚,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法则;而将这份真诚内化于心,成为个人修身立德的准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真正的真诚,无需刻意催逼,自然而然地合于中庸之道,这样的智慧与美德,圣人也不过如此。坚韧追求: 真诚并非易事,而是需要我们选择良善,坚定信念,如同攀登高峰,一步一个...

  • 中庸全文及译文
  • 答:中庸全文及译文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a7691623 美食小当家 2017-02-22 · 懂很多炒菜小技巧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239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

  • 《中庸》原文和翻译
  • 答:《中庸》鉴赏 《中庸》是我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

  • 中庸全文
  • 答:2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白话解: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

  • 中庸的原文有哪些内容?
  • 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译文:...

  • 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
  • 答: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话题# 居家防疫自救手册 心有凌汐5I 2021-02-25 · 贡献了超过127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7.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 中庸翻译、解析及原文
  • 答:中庸翻译、解析及原文如下:原文节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液皮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答迹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翻译节选: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


    网友点评:

    空霄届19395216707:   大学中庸是什么中的两篇文章? -
    马村区1464回复: [答案]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孔子后裔子思,把它专门成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

    空霄届19395216707:   《大学》的原文和翻译,那个仙儿有啊! -
    马村区1464回复: 《大学》内容 书名:大学 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空霄届19395216707:   《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何解释? -
    马村区1464回复: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

    空霄届19395216707:   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中关于“得失”的古文 -
    马村区1464回复: 有得且有失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