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原文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是什么?
  • 答: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1、子路的梦想是治理国家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他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2、冉有的梦想是治理一方土地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他...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特点?(联系原文答)
  • 答:原文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释义:孔子问道:有什么好伤心的,每个人都有它的志向,不需要强求。曾晳:那就莫过于春天,每个人春天的服装都已经穿上,其中五六个人戴上帽子,大概有六七个陪同的筒...

  • 论语中四人的志向的原文
  • 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

  • 侍坐中四个弟子的志向是什么?
  • 答:公西华的志向是: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在诸侯祭祀和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简介 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你又嫉妒了,又反对我了,还教子贡来捣乱。孔子就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君王的人,因为天下都...

  • 侍坐中四个弟子的志向是什么?
  • 答:侍坐中四个弟子的志向: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有勇气并懂得道理。侧重于强国。可见他是个有抱负、有自信,却鲁莽、轻率之人。公西华的志向是: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于以礼治邦。可见他是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之人...

  • 《孔门弟子"各言尔志"》 文言文翻译
  • 答:”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归依我。”二、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三、出处 《论语》...

  • 论语·先进里面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 答:就要等待君子来施行了。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已经能够做到了,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赞礼的小相。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装的时节,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先到沂水边洗浴一番,再到舞雩台吹风乘凉,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 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
  • 答: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 求孔子和他4个徒弟之间的小故事
  • 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 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 答: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1、子路:安邦定国;2、冉求:富国强民;3、公西赤:兴教化民;4、曾点:社会大同。孔子的评价:1、子路当仁不让而果敢,具有政治家里气魄,但把治理一个邦国看得如此容易,未免太过于轻率。2、冉求独专于经济而让贤于政治的经济学家风采。3、公西赤含蓄而又风雅,...


    网友点评:

    秦炕肿18289327428:   请简要概括子路 颜回及孔子的志向 -
    改则县559回复: 子路: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颜回:成为一个谦逊的人 孔子:创建和谐,仁爱,上进的社会

    秦炕肿18289327428:   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的志向是如何判断的 -
    改则县559回复: 对子路:“哂之”,就是微微一笑,表露否定的意味.对曾晢:“吾与点同”,就是我也是这样想的.表示赞同.对冉有和公西华没有表态,不过既然没有表示赞同,其实就是一种否定.只是,孔子知道这种事情只有合不合适,没有对不对的.是没有办法传授的.

    秦炕肿18289327428: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与众位弟子谈及志向时,曾点说他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改则县559回复: [答案] 孔子赞成曾点的看法(1分),因为他也渴望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也向往超脱的生活. 自由自在、向往超脱有一点均给2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