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子天下有道的政治思想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出自
  • 答: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答:家天下与公天下 据传,夏代以前,尧舜禅让,实行公天下;夏禹传子,开始了家天下。秦王朝建立后,嬴政视天下为己有,自名为“始皇帝”,希望后世传之无穷。以后历代帝王都实行家天下,视家天下为当然。但是,历史上也存在着公天下的思想。如《周书》记载:汤放桀而归于亳,三千诸侯大会,汤警告说:“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

  • 善读「论语」16.2:天下有道民不议,天下无道政旁出
  • 答:若天下有道,则选贤举能。故在位者得为仁人君子,而其仁则足守其位。于是政治清明,言路通畅,虽有物议纷纷,亦惟深自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反省”不辍,“改之”不辍,“加勉”不辍,则终可至于一切为政举措,皆得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以致天下归往,群下归心,百姓无有不服,...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写作背景
  • 答:”此话出自于《论语微子第十八》。《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 孔子在哪些方面有自己的思想
  • 答:因此仁学思想再光焰,也同时留下了巨大的历史晷影。孔子的政治法律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生当春秋末年,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强凌弱,众暴寡,战争频繁,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时期。他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王朝的统治权,以求得社会的安定。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

  • 请简述孔子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的教育成就。
  • 答: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

  • 孟子关于道德、法律与经济的关系
  • 答:与其他儒家思想家一样,孟子认为仁应该是政治的应有之意,“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2]所以孟子认为“惟仁者宜在高位”,政治上的至高之位,必须由道德修养最高的人、充满仁爱心的人承担,只有德行高尚的人统治的世界才是理想社会,“天下有道,小德役...

  •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
  • 答: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出自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 孔子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这与他自己“明 ...
  • 答:白话解: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应该好学不倦,诚信紧守仁道,对于善道要能坚守至死。危国不可入,乱国不可居。天下有道,政治上轨道之时,应该为国家服务,有所表现;天下无道,政治大乱,不能表现时,就退出隐居。国家政治清明时,仍然贫穷卑贱不能有所作为,是可耻的;国家政治混乱时,不肯退隐,...

  • 儒家政治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 答:只有当政者为“仁”,并将“仁”的思想传播开去,最终才能成就“天下有道”的社会。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政治成败的关键在民心向背。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统治者以暴力压服民众,民众因力、理不足以与其抗衡,只能服从,但这样做民众在内心是不服统治的。统治者若能以德治国...


    网友点评:

    符通波13487622912: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上饶县1947回复: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符通波13487622912:   你如何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 -
    上饶县1947回复: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

    符通波13487622912:   根据材料一 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上饶县1947回复: 亲,材料一在哪?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思想主张:主张“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符通波13487622912: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和什么,在教育方面 -
    上饶县1947回复: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符通波13487622912:   孔子、孟子、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您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
    上饶县1947回复: [答案]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1、关于仁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