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子的礼学思想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归纳材料中“子”的核心思想。他对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 答:经济思想: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教育思想: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提倡“有教无类”,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 答:孔子的“德治”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和惠。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三、礼治: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

  • 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子有什么意思吗?
  • 答: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论语》和《春秋》。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主张的儒家思想至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对他如此尊敬,是源于孔子自身的魅力。孟子和曾子都是孔子的门徒,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第二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被大家称之为...

  • 孔子的哲学思想
  • 答:孔子的哲学思想:1、以“仁”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2、以“德”为核心的 政治思想。3、以“仁”、“得”观点贯彻始终的伦理思想。4、以“有教无类”为核心的 教育思想。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

  • 孔子的资料简介20字
  • 答: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

  • “礼”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现代人该如何培养其人格?
  • 答: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

  •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分别是什么?_百度...
  • 答: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⑤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

  • 气对性或礼的作用
  • 答:《性自命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所表述的思想与《中庸》所论完全相同,证明子思作《中庸》之说是基本可信的。有关心性的讨论,在这批楚简中相当之多,为研究子思学派的礼学思想,提供了许多遗逸千载的资料。有赖于此,我们得以重构子思学派的礼学思想体系。 一、 礼生于情 《论语·公冶长》...

  • 分别写出孔子、孟子何荀子三大家对于礼仪的代表性看法?
  • 答:“礼”要不断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孟子所认为的“礼”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所以要靠人的内心去不断把握、衡量。与孔、孟相比,礼在荀子思想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荀子认为礼是个体人生的最高准则。他说:“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者,人道之极也。”他...

  • 荀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
  • 答: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高许许爱教书 2023-06-18 · 超过7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荀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 孔子和荀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荀子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代表人。孔子与荀子虽然都崇尚儒家思想,但他们在“礼”上所持有...


    网友点评:

    赵洪徐17134383702:   孔子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
    白碱滩区61回复: 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①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③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⑤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

    赵洪徐17134383702:   孔子的礼包括什么,比如制度、思想 -
    白碱滩区61回复: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主张社会恢复到西周初年那种上下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社会制度,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礼乐崩坏”,换句话说就是中央集权遭到破坏,诸侯国实力大于周天子,士大夫实力大于诸侯,所以社会不再是层层效忠,井然有序的状态,孔子的礼乐实际上就是为统治阶级制定一整套全面的伦理道德和等级次序 .

    赵洪徐17134383702:   礼的核心观点 -
    白碱滩区61回复: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周子曰:“圣学,一为之要.” 庄子曰:“道又名一,其号无双.” 月牙山人曰:“诸子之学,无文不一,无一不文.”

    赵洪徐17134383702:   孔子的政治主张中"制国以礼"中的礼具体指什么? -
    白碱滩区61回复: [答案]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x0d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