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孟语录中孟子怎么得民心

2024-05-21来源:本站编辑

  •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民心,
  • 答:孟子认为善教得民心。《孟子・离娄上》:“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好的政治既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恰恰是教育。“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也可以看作孟子仁政思想的抽象表达。孟子相信...

  • 孟子的得天下有办法,得民心的办法是什么?
  • 答: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够得民心?怎样评价孟子的这些看法.
  • 答: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

  • 孟子认为在战国时期要得民心应采取怎样的政策
  • 答: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

  • 孟子曰: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句话体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_百度知 ...
  • 答:“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这句话体现出政治手段与教化之间的关系,儒家认为,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施政,只有行教化才能得民心,一味的政治只能得到人民的钱财而无法使人民诚心依附。

  • 为什么说孟子语录中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
  • 答:”(《 孟子·梁惠王上》)摆在当时各个阶层和各家学派面前的迫切任务是重新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怀着对唐、虞、三代王道政治的美好回忆,孟子提出的平治天下的思路是:个别诸侯国实行仁政,通过仁政巨大的道德威力和示范作用,收取天下民心,以文王吊民伐罪式的征讨,用最小的牺牲统一天下。 仁政的...

  • 《孟子》海说40:得民心者得天下
  • 答:这是孟子的意思。关于这方面的论断孟子讲了很多,但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处,就是本节:得民心者得天下。原文: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

  • 初中《孟子二章》中提出民心向背的著名句子是什么?急
  • 答:初中《孟子二章》中提出民心向背的著名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么?
  • 答:(《孟子 ·尽心 下》)得到诸侯的赏识可 以成为大夫 ,得到天子 的欢心可以成 为诸侯 .得 到百姓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由此可见 ,在百姓 、大夫 、诸侯 、天子的层层结构中 ,天子 的地位最高 、最尊 贵,但也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失去了民心 ,天子也就不复存在 了。可见孟 子“民贵君轻 ”的...

  • 孟子有很多名言给我们一启迪体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句是什么?_百度...
  • 答:“得民心者得天下”,体现的是中国古 代的一种重视人民的政治理念,周朝的时候 统治者就已经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思想, 认识到人民的支持与否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 决定性因素。战国时代,孟子明确地提出民 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王制》中也有这样 的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


    网友点评:

    潘才沾15576796902: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 得道 得到的结果怎样? -
    南县1598回复: 怎样才能得道——拥有民众的心,施行“王道”即仁政. 得道的结果——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

    潘才沾15576796902:   古文翻译孟子中的一段话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
    南县1598回复: [答案] 获得天下有 办法: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获得天下;获得老百姓的支持 有办法:获得民心,便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也有办 法:他们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 们身上.如此罢了 【原文】 孟子曰:“...

    潘才沾15576796902: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南县1598回复: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获...

    潘才沾155767969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
    南县1598回复: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

    潘才沾15576796902: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孟子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式来阐述自已的主张的?试分点 -
    南县1598回复: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潘才沾15576796902:   是谁说的?得民心、就得天下?
    南县1598回复: 最早出自于《孟子》一书 原文如下:《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得民心者得天下”据说出自三国时的司马懿,其临死前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