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母戒子的译文和注释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文言文诫子书原文
  • 答:(将复何及)。 2. 张之洞的《诫子书》全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 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 治国之...

  • 求诫子书的三行对译,第一行原文,第二行注释,第三行翻译。!谢谢了...
  • 答: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注释) 淡泊:不追求名利。...

  • 诸葛亮的《诫子书》
  • 答:2、译文 3、注释 4、鉴赏提示 5、文章思想 6、相关内容 7、作者简介二、诸葛亮诫子书(二) 三、郑玄的《诫子书》 1、原文 2、简析四、邱民亭《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编辑本段]一、诸葛亮"诫子书"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 《东方朔·诫子》原文注释与译文
  • 答:《东方朔·诫子》原文注释与译文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①。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②,柱下为工③。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④,诡时不逢⑤。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⑥,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⑦,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⑧。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越多越好
  • 答:【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

  • 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翻译)
  • 答:译文: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下面是出处《截发延宾》,更容易理解: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

  • 苏洵名二子说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 答:二,翻译 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3.辙乎!吾知免矣.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轼,是诫子___辙,是诫子___参考答案 一,1.对车本...

  • 怀慎清俭文言文注释
  • 答:4. 吴隐之酌贪泉文言文翻译 吴隐之操守清廉···然亦始终不易 《晋书·吴隐之传》 原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

  • 洪佛子文言文译文
  • 答:还是姑且和客人喝喝酒吧。 5. 王昶诫子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季汉王昶,字文舒。性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浑,曰深,曰沦,曰湛。为书戒子曰:“吾以数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德,弱以为强,鲜不遂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 《东南纪事》之 《张国维》译文
  • 答:国维殊容暇,取素缯书:《负国》、《念母》、《诫子》三诗,又留诗赠故人,冠带北面稽首。谓仆曰:“吾大臣死王事,礼也。兵将在东阳者,因我及难,可舁尸诣门一谢之。对太夫人勿言我死,言遁去。坐我中堂,俟官来见,始可殓耳。”遂赴水死,年五十二。骑围宅,见尸坐厅事如生,或...


    网友点评:

    於妮君17368952058: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 -
    镇雄县2929回复: 孟母戒子出处以及介绍 选自《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

    於妮君17368952058:   孟母戒子 文言文解释+习题解释 -
    镇雄县2929回复: 孟母断织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①,乃复进.其母知其喧(xuān)也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③,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xuān)矣.注释:方:正.诵:背书....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