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安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主要指哪些
  • 答:11.动词的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为动词

  • 文言文易动用法
  • 答:意动用法,是词的一种用法,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

  •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用法?
  • 答:3、回也不改其乐(人称代词,他的)。4、乐亦在其中矣(指示代词,这)。

  • 文言文的的几种用法
  • 答:在文言文中,“的”的读音是“dí”,而不是“de”。它既可充当名词,又可充当副词,其所有用法如下: 一、当“的”充当名词时 1) 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例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若丹。 2) 箭靶的中心目标。例如:《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二、当“的”充当副词时 1) 确实;...

  • 文言文的的用法
  • 答:5.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 文言文的为动用法记忆
  • 答:1. 初中文言文为动用法整理 "为动"的"为"读作去声,它在这里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为动用法是用最简单的动宾形式表达了多种较复杂状谓结构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说明方便起见,我们把为动用法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

  •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
  • 答:(《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3、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五、与 jǔ与,通“举”,推举,选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通举,推举)...

  •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 答: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 文言文意动用法
  • 答: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是“使...为王”的意思。《史记》(司马迁)。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的“凄、寒...

  • 文言文介词者的用法
  • 答:3. 者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是什么 老师说者是表判断,也是语气词,她说的很对 者zhě 〈助〉 (1)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2)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3)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


    网友点评:

    政肥保15393749163:   文言文中“爱”“安”“兵”“朝”“信”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
    万安县2235回复: 安 ①然后得一夕安寝 形容词,安稳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 形容词,安乐,安逸 ③可以为富安天下 动词,使安定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 代词,怎么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代词,哪里

    政肥保15393749163:   初中语文安和案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万安县2235回复: 安和案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下:安 ⑴怎么,哪里.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⑤安能复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难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杰...

    政肥保15393749163:   文言文男子安可逢中的安是什么意思 -
    万安县2235回复: 你好: “男子安可逢”中的“安”在这里是疑问副词,意思是“怎么,哪里”, 此句出自《李波小妹歌》,全文如下: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译文如下:李波的小妹妹叫雍容,她撩起衣裙放马奔驰时快得像被风卷起的蓬草.不管是左射还是右射总能一箭双雕.李家女子尚且能够如此,李家的男子还有谁敢与之相比呢? 这首民歌赞美了一个能骑善战的北方女子的豪迈气概和尚武精神. 错误之处,请谅解,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