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宋朝为什么重文抑武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重文轻武的朝代是什么朝代?
  • 答:重文轻武的朝代是宋朝。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 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
  • 答:就宋朝立国都是武将篡夺皇位的例子。宋太祖赵匡胤,乘后周主幼,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所以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是:1、吸取前朝灭亡经验,重文轻武,保证政权稳定。2、得朝不正,不符合古代儒家忠君的纲常伦理,为堵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非议,故优待文官,堵悠悠之口。

  • 简述宋太祖为何要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 答: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史书载:“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卒成一代文明之治。”引文中的“我朝”指的是宋朝。宋朝政权建立...

  • 宋朝在建国以后,为何在实施重文抑武的国策?
  • 答:最后,宋朝自建国一来就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这一国策影响之深远,使得北宋自成立之初便频频不敌北方外患,对辽、夏乃至后来的金和蒙古用兵都屡遭挫败。不过,虽说是屡屡挫败,但却被宋朝的统治者发现一件事情,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以才会频频给外国送钱保平安。

  • 宋代为什么会重视文人,轻视武将呢?
  • 答:一个朝廷里除了皇帝拍板,还得有文官出谋划策治理地方,也得有武将冲锋陷阵镇守边疆。文官权重能用分权牵制,但武将权重那就不是分权能解决的了,搞不好有样学样改朝换代了!也是鉴于此,赵匡胤才严格制定了“重文抑武”之国策。说到底,还是想保其皇权千秋万世!说到宋代为何重文轻武。这还要从陈桥...

  • 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
  • 答:3、宋朝为什么出现重文轻武现象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宋建立前,自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让宋朝最终选择了重文轻武。因为晚唐和五代十国这么多军阀,这么多政权林立,其核心原因在于武将权力太大,要想改朝换代其实相当容易,这对赵匡胤而言,也在担心会不会有人推翻他。所以赵匡胤这...

  • 宋代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这一国策
  • 答: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深受影响,乃至于形成有宋一代独特的气象。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虽已有所关注,但因角度不同,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故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专就宋朝“崇文抑武”治国...

  • 宋朝和明朝都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二者有何异同?
  • 答:在历史上,明朝、宋朝统治时期的经济相对来说都十分的发达和繁荣,并且朝政里几乎都是以文制武。文官威信比武官大,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比较“重文轻武”现象。那么,两个如此相似的朝代,他们在“重文轻武”的现象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其一,那时候的明朝在“重文轻武”上已经进入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了。

  • 所谓宋朝的“重文轻武”,这到底是统治阶级还是文化的选择呢?为什么呢...
  • 答:宋太祖陈桥事变,黄袍加身,自己获得的皇位本来就来路不正,所以赵匡胤对武人非常防范。他过去利用兵权黄袍加身,别人当然也可以如法炮制,将他推翻,所以如何让武人没了依仗非常重要!五代十国脱胎于藩镇割据,那是个骄兵悍将的嘉年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

  • 宋朝兴文教抑武事,把重文轻武作为国策的主要原因是汲取前朝的教训防止...
  • 答:宋朝承接自五代十国,政治体系继承的是后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夺取了政权。事实是不止赵匡胤,五代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军阀,仰仗军权夺取的政权,朱温,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以及赵匡胤,血的教训在前,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措施有效避免了夺权事件的再次发生,但是这不是防止宰相专权,宰相不管...


    网友点评:

    戴宗荔13218066499:   宋朝政治方面由贵族政治向平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
    开化县1131回复: 印刷术的发明有很大作用,还有科举制,重文抑武政策,这些楼上都说了.我补充的是因为宋朝周边国家的政策,例如西夏,契丹都在不断的汉化,使得契丹与西夏在占领宋的土地时,当地世家大族举族投降,影响了世家大族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朝廷与民间士林关系,民间士林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还有就是在利用民间士族力量去抗衡世家大族力量,平衡朝政,最后就是宋朝的众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大多是世家大族在掣肘,在朝廷中发展平民政治则使皇帝在试图改格时拥有对抗世家大族的力量.

    戴宗荔13218066499:   宋朝的武将看起来为什么那么书生气? -
    开化县1131回复: 重文抑武是宋朝基本国策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开封附近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轻而易举地从后周世宗的孤儿寡母手里夺取了政权,开始了宋代的统治.但是,这种夺取政权的方式,赵匡胤并不是始作俑者.早在赵匡胤之...

    戴宗荔13218066499:   为什么宋朝经济繁荣却被称“积贫积弱”? -
    开化县1131回复: 原因:1. 政治策略,重文轻武所造成.2. 文化底蕴,宋代的文化较为侧重,同时证明重文轻武.3. 帝王心术,担心黄袍加身重演,限制武力发展.4. 世界格局,当时的情势所造就,晚唐的动乱属于历史原因.所以说,虽然经济文化及其昌盛,但是没有一个好的武力保证终究是绵阳,还有中国历史都是北方统一南方.综上所述,极弱是实际但是贫说不上,按照历史资料来说宋代的经济要强于盛唐.

    戴宗荔13218066499:   为什么宋朝士的地位比较高 -
    开化县1131回复: 以文抑武 宋朝的文化科教 都是一个顶峰 读书人很多 ,如果不能好好安置 那么 就会 叛逃 作乱 赵宋得国不正 所以 必须 需要一个 支持统治的 团体 ,武力篡位 对武人先天不信任 ,只好 重文

    戴宗荔13218066499:   宋朝开国实行了什么政策,使士人也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
    开化县1131回复: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宋代其他皇帝奉行这一政策,使士人也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戴宗荔13218066499:   有人说,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是"爱国,忧国,悲愤".为什么 -
    开化县1131回复: 文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写照和反映,宋代文学 “爱国、忧国、悲愤”的基调是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反映.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