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宋楚泓之战原文及翻译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宋楚泓之战 译文
  • 答: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

  • 公羊传 谷梁传 节选 翻译
  • 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君子不厄人...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说五
  • 答:这是泓之战 网上找的译文,译得比较准确,可以参考一下:宋襄公和楚人在涿谷上打仗,宋人已经摆好了阵势,楚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宋右司马官购强快步上前进言道:“楚军多,宋军少,请在楚军在渡河未排好阵势的时候出击,一定能打败楚军。”宋襄公说:“我听君子说过,‘不要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

  • 宋楚泓之战原文及翻译 宋楚泓之战介绍
  • 答:宋楚泓之战原文及翻译,以及该战役的详细介绍如下。宋楚泓之战原文: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

  • 求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 答:泓之战,为了恢复零的耻辱啊。雩祭的耻辱,宋襄公自讨的。攻打齐国的丧失,抓滕子,围攻曹国,为零的机会,不考虑自己的力量不足而导致楚成王,成王发怒而抓住他。所以说,礼人而不答,就反其敬;爱别人却得不到爱,就反他的仁德;统治别人而不治,就反它知道。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又到了,...

  • 宋楚泓之战原文宋楚泓之战翻译
  • 答:关于宋楚泓之战原文,宋楚泓之战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在战略上,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攻击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因此人和上鲁国占优势。2、在战术上,曹刿正确依据形势...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谷梁传》原文鉴赏
  • 答:论襄公泓之战 《春秋》三十有四战,未有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者也。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则骄其敌。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贵之也。泓之战,以为复雩之耻了。雩之耻,宋襄公有以自取之:伐齐之丧,执滕之,围曹,为雩之会。不顾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楚成王...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什么...
  • 答: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重(chóng),副词,再次。这是子鱼针对宋襄公“君子不重伤”的观点发出的反问。意思是,只要是敌人没有被打死,就可以再次去杀伤他们。

  • 宋楚泓之战的《左传》原文(节录)
  • 答: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也!幸而后败。”···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为足以惩君。”···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宋公伐郑,子鱼...


    网友点评:

    印真疫17375863021:   不如学也的如什么意思. -
    嵊泗县1978回复: 如的意思是:比得上,及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本文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原文】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注解】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3同列:同辈. 4疾之:怨恨他. 5鸱枭(chī 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怨恨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印真疫17375863021:   吕氏春秋·知化的阅读题答案
    嵊泗县1978回复: 是不是这个啊,你看看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

    印真疫17375863021:   给我截竿入城的译文
    嵊泗县1978回复: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