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宋词的基本常识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 答:语法是组织语言的规则。语文语法有很多,可以讲一本书呢。简单讲讲主、谓、宾、补、状、定。下面是我带来的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名词:表示...

  • 关于词的知识
  • 答: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

  • 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 答:关于词的文学常识如下:首先,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在文学中,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情绪、意境和艺术效果。词语的选择要考虑到字义、音韵、语法和修辞等因素。通过选择具有特定含义和形象的词语,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比如...

  • 有关宋词的基本知识
  • 答:他们的作品至今广为传唱。词,是由明间所唱的长短句发展而来。词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宋代,词就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宋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作诗。如今,宋词的唱法已经失传了,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先人的智慧所在。一首完整的词,由词牌名,题目,上阕,下阕所组成。一首词的词牌名...

  • 解读古诗词常识
  • 答: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 2.诗歌鉴赏有哪些基本知识 一、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 求学习古风诗词的一些基础知识
  • 答:首先要记住格律 例如: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2】五绝...

  • 词的特点是什么
  • 答: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三、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解说词有解释、深化、概括的作用。 解说词写作要求语言要求精练...

  •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
  • 答: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

  • 诗词的知识
  • 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欢迎大家查看。一、名词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歌在春秋时已流传于世,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孔子...

  •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3讲《词类与词汇》
  • 答: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三讲 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词汇的特点2.词汇构成的结构形式3.词汇的意义教学重点:词汇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词汇的意义教学过程:3课时第一课时语言有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而词汇是构成我们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律。语言通过词汇表示客观世...


    网友点评:

    周倩倪18371734297: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 -
    文县2292回复: [答案] D

    周倩倪18371734297:   写宋词的规则?要详细啊 谢谢高手们回答 -
    文县2292回复: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不同于诗.诗分五言七言,分绝句和律诗.组合在一起,共四种 此外还有古风,形式多变一些. 但是总体来说,诗的格式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词的格式有上千种,各不相同.于是为这些格式取名字,即“词牌” 一个...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