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寡人之于国也获奖教案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大全
  • 答: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大全一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

  • 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 答: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 答: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2. 学生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 高中语文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 答:篇一:《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 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⑵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 答:《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范文,欢迎参考!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 答:帮助的人:3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导语:这篇课文语言浅显生动而流转自如,十分宜于诵读。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 高二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 答:《寡人之于国也》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是我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的:一、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二、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三、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

  •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设计
  • 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

  •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教案及反思
  • 答:帮助的人:3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教案# 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


    网友点评:

    郝底顷18645564212:   《寡人之于国也》中,庄子想告诉梁惠王什么道理? -
    兴山县2562回复: 本文的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

    郝底顷18645564212:   必修4寡人之于国也句式 -
    兴山县2562回复: 【判断句】 1、是亦走也(句式:是……也) 2、非我也,岁也(句式:……也) 3、非我也,兵也(句式:……也)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式:是……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句式:……也)【倒装句】 1、状语后置...

    郝底顷18645564212: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 -
    兴山县2562回复: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宣传了他的政治主张,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 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一)养民: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二)教民:施行教...

    郝底顷18645564212: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
    兴山县2562回复: 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

    郝底顷18645564212:   寡人之于国也的角度阐述 -
    兴山县2562回复: 优质解答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