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寡人愿安承教全文注解

2024-05-29来源:本站编辑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翻译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
  • 答:1、全句为: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翻译为:梁惠王说:“我乐意接受您的教诲。”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2、原文: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原文及翻译
  • 答: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 《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赏析
  • 答: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_百度...
  • 答:原文: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齐宣王见孟子曰:“寡人愿安承教。
  • 答:齐宣王见孟子曰:“寡人愿安承教。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侨中黄建成 2023-05-22 · TA获得超过20.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9.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648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全文翻译】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

  • 寡人愿安承教的注释
  • 答: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的自称。安,安心,专心。承教,受教。2〔梁惠王〕即魏惠王,名(yīng),惠是谥号,战国时魏国的国君(公元前370—前319年在位)。惠王八年,魏从安邑(现在山西夏县)迁都大梁(现在河南开封),所以又称梁惠王。3〔以梃(tǐng)与刃〕用棍和刀。以,用。梃,棍棒。刃,...

  • ...翻译成现代汉语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
  • 答: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

  • 《孟子 粱惠王上》的原文及译文
  • 答:原文: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

  • 《孟子 梁惠王》开头是: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的翻译
  • 答: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

  • 《孟子 梁惠王上》 全文及其译文是什么
  • 答: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


    网友点评:

    訾晏往150113592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 -
    岚皋县1185回复: [答案] 1.A 2.D 3.D 4.(1)用梃与用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呢? (2)我以它为耻辱,希望为战死者报仇雪耻,这样的话怎么办呢? (3)在内侍奉他的父兄,在外侍奉他的上级,可以使(壮年人)制作棍棒用来打击秦国、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了.(意...

    訾晏往15011359285:   《寡人愿安承教》中的“杀人以杖与刃,有以异乎?”是什么意思 -
    岚皋县1185回复: 用杖和刃杀人,有什么不同呢?

    訾晏往15011359285: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怎么翻译? -
    岚皋县1185回复: [答案] 出自《寡人愿安承教》(《孟子 梁惠王上》).一段原文: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梁惠王,即魏惠王...

    訾晏往15011359285: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怎么翻译?速度谢谢! -
    岚皋县1185回复: 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

    訾晏往15011359285:   寡人愿安承教运用类比手法结合本章谈谈本文怎样运用类比手?寡人愿安
    岚皋县1185回复: 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寡人之于国也》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段也用了类比推理的手法. 2.《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都运用了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政治的残酷、贫富之悬殊、阶级对立之尖锐.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