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对孔孟儒学的感想

2024-06-06来源:本站编辑

  • 对儒家的理解与感悟
  • 答:对儒家的理解与感悟如下:1、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2、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3、儒家思想在我国...

  • 儒家思想对当代学生的启示
  • 答: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方法:1、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谐: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培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和谐,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2、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儒家思想强调...

  • 谈谈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活的启示
  • 答: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

  • 对儒家文化的感受 征文 600字——1000字
  • 答: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中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在制定本身的现代管理概念时,也都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智慧并取得了成功。这些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可以说,儒家文化为人类...

  • 对儒家文化的看法的作文
  • 答: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所推崇的是“仁”和“礼”,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所谓“仁”,孔子认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是孔子所认为的“爱人”.由此可见孔子把他的“仁”的理念看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从小的方面,“仁”是指人与人自身、人与人与人之间...

  •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 答:儒家倡导的的“仁爱礼让”“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等理念及中庸之道是引导和完善国家制度建设,维持社会和谐的良策,也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可谓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

  • 求儒家思想3000的感想
  • 答:《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

  • 谈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答:俯首甘为孺子牛,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相似的地方。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行都在有形或无形流露着儒家经典思想及文化,规范着中华儿女的文明礼节,使大中华成为礼仪之邦,文明之国,所以儒家思想经久不衰,渊源流长。

  • 孔子和孟子的儒学思想有什么不同之处?
  • 答:孔子和孟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人的思想被记录在《论语》和《孟子》中。两人都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合称为孔孟之道。值得后人不断学习和效仿。如今的孔学也走出国门,向世界散发他的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

  • 以孔子论语儒家思想为话题,写走进孔子或读论语心得(一千字左右的作文...
  • 答: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


    网友点评:

    红腾力14745798984:   孟子读后感 -
    营山县2725回复: 1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

    红腾力14745798984:   有关孔孟庄的思想的作文!急 -
    营山县2725回复: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