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对待非遗的态度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如何理性地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 答:1、对待传统,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非遗既是积累与沉淀,也具有开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2、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

  •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世界文化遗产
  • 答:4、提高保护文化遗产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敢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 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
  •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身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应当持有正确的态度,并将其视为一项紧迫的任务。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与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展现了民族特性和审美习惯。要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以文化的视角进...

  • 你如何看待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答: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认为,除了传统手工艺,我们还应该注重非遗的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保护。这些文化形式代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风格和个性。通过传承和弘扬非遗,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瑰宝,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需要...

  • 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 答: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行为文化艺术博大精深,让我们留下的非遗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食粮。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人与人之间追求完美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和睦相处的文明行为作为建设的表征,...

  • 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
  • 答:应正确看待非遗和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我们应真正深入到民间非遗之中,以冷静的、科学的、文化的眼光审视,从它历史文化的原真、现在时的真实境况,再放眼它的今后与未来,问题并不小,而是很大。历史和传统的...

  • 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 答: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以某种技艺,某个传说,某种音乐舞蹈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形态背后的精神,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的意义所在。举个栗子:董永传说本身是个民间文学故事,而我们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非遗项目列入保护,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所承载的精神的是——孝道,而...

  • 大学生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答:借助于发达的网络技术,将诸如此类的非遗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同事,亲友,伙伴。身体力行,在包容古今中外异彩纷呈的各类非遗的态度下,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去实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由己及人,由寡及众。。。我们祖先的生活远没有我们当代生活的多彩多样,但是他们依旧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劳动,...

  • 如何看待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
  • 答: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 如何看待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首先文化必须具有多样性。而随着现代科技以及制造水平的发展。很多手工业以及手工传承都已经走向灭绝的边缘。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所有的传统传承之后。就像消失了历史的民族。所以必须认真保护传承和非遗文化。一方面要提供资金。另一方面...

  • 如何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 答:今天,我们之所以在中国、在四川、在成都,还能看到如此鲜活的非遗展示,就是因为我们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而面对未来,非遗保护任重道远,正如原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政所说“这是守望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记住我们民族自己回家的路”。对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真正树立起“断痕即消亡”的警觉意识,以刻不容缓的态度...


    网友点评:

    国将左19812132983:   谈谈你对如何保护遗产的看?谈谈你对如何保护遗产的看法
    阜新市546回复: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它包括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

    国将左19812132983:   非遗是什么(中国52个非遗手艺)
    阜新市546回复: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

    国将左19812132983:   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
    阜新市546回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形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活动、传...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