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对苏轼的印象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结合所学作品谈谈你对苏轼的印象
  • 答:苏轼学识渊博,出仕后,有要求改革弊政的愿望,他的文章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手法,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创造出豪迈奔放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仕途郁郁不得志,政...

  • 读了文章,十岁的苏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成语写下来�_百 ...
  • 答:1. 聪明过人:苏轼的聪明才智在他的年龄段中显得格外突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超凡的天赋,而且对各类知识都有广泛的兴趣和深入的理解。2. 独立思考:苏轼从小就展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对于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教条。3. 博学多才:苏轼十岁时就已经展现出广博的知识和卓越...

  • 以“我眼中的苏东坡(苏轼)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作文!!急急急明天...
  • 答: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正如世人所说的一样,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这种魔力或许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理由.

  • 「东坡居士」苏轼,应该怎么评价呢?
  • 答:在这首诗中苏轼将贬谪生涯视为“功业”,其中有一丝自嘲的味道。其实也写出了贬谪生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而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无疑成为苏轼人生与仕途上最重要的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给苏轼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苏轼初遭贬谪时,心情是很低落的,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理...

  • 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 答:一提起苏东坡我头脑中便立刻闪现出一个长衫大胡子的中年人在滚滚的长江边上想心事的画面来。 十多年来,这幅画面就像是成语坐井观天里面的那个井口一样尾随着我,让我这只青蛙目力不周。一个人,要知道他的身高、体重、爱好、血型,那种认识就就直观多了;现在的许多明星乃至诗人、作家给我最初的印象多是通过这么...

  • 苏东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答:苏轼是苏洵的长子,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自请外任,...

  • 大家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的?!
  • 答:但苏东坡也许只会因此事而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这些人罢了。他告诉了我们,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正如世人所说的一样,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 急需两篇写苏轼的作文(最好是高考满分作文)?
  • 答:苏东坡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写作的时候,有一次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乐在执笔为文时,心中错综复杂的情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一整天都很快乐,正如世人所说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

  • 如何评价苏东坡这个历尽沧桑的人物?
  • 答:文学造诣很高,性格豪迈耿直,豁达大度,一直坚持本心,所以官场上被改革派打压,还被保守派排挤,一生历经沧桑,但是一心为民,努力做实事,真正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境界。

  • 苏轼的人品如何?
  • 答:回答:苏轼是一个性格乐观主义者,爱心道德家,黎民百姓的一个好朋友,是一个散文作家,画家,是一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好字。 苏轼是一个工程师,是学者,是是慈悲的心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她作品特点是幽默诙谐,但这些可能不足以描绘苏东坡的全貌。如果我提到苏东坡,在中国...


    网友点评:

    淳凌呢13374589385:   苏轼的故事+作文 -
    昌江区171回复: 尽管屡遭贬谪,苏轼始终是江山风月永恒的发现者和拥有者.比起李白、刘禹锡吞山吐岳式的豪迈,苏轼的达观是平实的.他脚下踏着的不是盛唐的土地,而是偏安一隅、国力积弱的宋土.他的豪迈更加不入流俗,高远卓越. 苏轼是一位把独立...

    淳凌呢13374589385:   给苏轼的一封信3000字 -
    昌江区171回复: 敬爱的苏轼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是您的一名铁杆粉丝.我读过您写的许多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您在政治失意之余,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怀想着三国战火纷飞的英雄,抒发了壮志难...

    淳凌呢13374589385:   关于苏轼 -
    昌江区171回复: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晋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段期间内,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东坡的传记与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