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谁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少年中国说的写作背景
  • 答:“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

  • 少年中国说诉说了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强国结合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心愿...
  • 答: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章,作者是梁启超,本文是节选片段。课文用激情磅礴的语言,热情的赞美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途的热切希望,非常富有感染力。这篇课文描述了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结合今日之...

  •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谁
  • 答: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

  • 《少年中国说》
  • 答:“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背景简介《少年中国说》写于清光绪二十六年, 其时它的作者梁启超27岁。27岁的...

  • 中国少年说的全文意思(梁启超)
  • 答: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少年中国说》开篇以驳斥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对“我中国”的侮辱性的称呼“老大帝国”入笔,引出梁启超远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国”。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 答: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

  • 少年中国说主旨
  • 答: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相关内容解释:《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谁说的
  • 答:1、“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是1998年6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团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来的。2、“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3、原文: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 少年中国说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
  • 答:《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青少年热切希望以及希望祖国富强的爱国情怀。《少年中国说》先提出本文的论题,标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再通过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对比来说明国家的强弱。最后展望赞扬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的责任。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作家提出了“...

  • 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是谁?
  • 答: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他是十九世纪前期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其作品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又多方面的。除政治思想和文学外,中国西部史地、古文字学、金石学、佛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诸多异乎前人的发现和创见。龚自珍...


    网友点评:

    毕亲庭17757816735:   少年中国说作者生活时代重大历史事件? -
    师宗县2010回复: 《少年中国说》是清末梁启超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的1900创作的.在梁启超的生活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有:中日甲午战争及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侵华及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百日维新),1911至1912年辛亥革命.

    毕亲庭17757816735:   《中国少年说》作者的资料 -
    师宗县2010回复: 作者是梁启超(1873年~1929年), 他是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毕亲庭17757816735: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是诗词?? -
    师宗县2010回复: 非诗也非词,因为诗词是有严格的平仄和格式的.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文章不拘格式,文句多用比喻、对比.有议论文的特点,但非议论文,因为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

    毕亲庭17757816735: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国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日出将来之少年中国也,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译文 -
    师宗县2010回复: 意思是: 天地浩渺,乾坤浩大,中国的少年应该顶天立地自强自立.假如使全国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少年,那么我们中国作为未来的国家,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 这句诗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原文节选: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

    毕亲庭17757816735: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全文是什么?请写出全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师宗县2010回复: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

    毕亲庭17757816735:   《少年中国说》是梁起超所作的散文,文中用大量的什么修辞手法寄托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和期望? -
    师宗县2010回复: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