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徐霞客游记黄山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
  • 答:1. 徐霞客游记翻译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

  • 有赞美黄山的名句要徐霞客的
  • 答:意思是纵观海内外的高山,没有哪个像安徽的黄山一样。登上黄山,天下就没有别的山值得登了。经过不断流传发展逐渐被后人演变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

  • 徐霞客游玩黄山后,留下了什么诗句
  • 答: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什么意思
  • 答:五岳归来不看山 译文:看过五岳之后,其他的山看来也就不过如此,不需在看了。黄山归来不看岳 译文:去过黄山之后,才发现连五岳都不过如此了,黄山集天下山水之大成,看过黄山之后,也就没有什么期待了。这句话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时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

  • 游黄山文言文作文
  • 答: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 ,如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是在画中。 她的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 4. 翻译一下 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日记 古文翻译 从路旁一条岔路往东上去,是以前所未到的地方,于是向前直上行进,几乎要挨到天都峰的一侧。又向北而上,在石缝中行走,石峰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路...

  • 徐霞客登天都峰短文中赞扬了徐霞客的什么精神
  • 答:赞扬了徐霞客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他这种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 徐霞客游记主要内容
  • 答:主要内容:主要按日记述徐霞客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

  • 五月归来不看山,后面一句是什么
  • 答: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出自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游黄山日记》中的一段话:“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原名黟山,唐代天宝年后改为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炼丹,故名黄山。位于...

  • 徐霞客为何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 答:徐霞客,江苏江阴人。他以毕生的精力,考察祖国山川,历五岳,涉云贵,出入边疆,只身历险,长途跋涉,写成篇幅宏大、体裁新颖的《徐霞客游记》,当年他为什么要两次来黄山呢?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为明万丙辰年(公元1616)二月初六,徐霞客直上前山,游慈光寺。途中观望莲花,云门诸峰。当晚至北海,宿...

  • 《登山里许》全文翻译是什么?
  • 答:登山里许并不是一首诗词,而是出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游记》其中的一句话,原文如下: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


    网友点评:

    赖蓓券13332741200:   跪求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译文 -
    栾川县1431回复: 戊午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我从白岳榔梅庵出发,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边下山,山坡非常陡,这就是从前通向黄山的路.走了七十里地,投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庄. 初四,走了十五里路,到了汤口.又走了五里,到了汤寺,在汤池里边...

    赖蓓券13332741200:   徐霞客在登黄山时感叹过什么?
    栾川县1431回复: 徐霞客在登上黄山后感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正是这一声慨叹,让黄山真正地进入了世人的视线中,激起了此后无数人对黄山的向往与憧憬.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