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卷第四十五(11)
  • 答: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发,犹见也。声,谓宫商角征羽也。声成...

  • 如何写古诗词
  • 答:“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说: “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

  •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 答:这里径直以“民备乐之”作为“和”的评判标准。可见,单穆公与伶州鸠评判音乐“和谐”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政治的“和谐”,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政治功能作了合理的解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

  • 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写好诗词?
  • 答:“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说: “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

  • 音字笔画顺序
  • 答:《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疏:方谓文章,声旣变转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谓之音。音则今之歌曲也。《周礼·春官·大师》:以六律为之音。疏:以大师吹律为声,又使其人作声而合之,听人声与律吕之声合,谓之为音。《诗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疏: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

  • 诗歌与音乐
  • 答:《诗大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嗟饮之,嗟饮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知,诗歌的本质与...

  • 物理学的音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 答:从上古起直到19世纪,都是把声音理解为可听声的同义语。中国先秦时就说:“情发于河南信阳出土的“帠佀”蟠螭文编钟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和乃成乐”。声、音、乐三者不同,但都指可以听到的现象。同时又说“凡响曰声”,声引起的感觉(声觉)是响,但也称为声,与现代对声的定义相同。西方也是如此,acoustics...

  • 宫、商、角、徵、羽是什么意思?
  • 答:“宫、商、角、徵、羽”(读音为ɡōnɡ shānɡ jué zhǐ 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宫】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商】五音之一。通...

  • 请问哪里有文心雕龙全文翻译啊。
  • 答:是以声画妍蚩20,寄在吟咏,吟咏滋味21,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22:异音相从谓之和23,同声相应谓之韵24。韵气一定25,故余声易遣26;和体抑扬27,故遗响难契28。属笔易巧29,选和至难30;缀文难精31,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32,非可缕言33,然振其大纲34,不出兹论。〔译文〕 字声有的飞扬,有的低沉...

  • 儒家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
  • 答:《毛诗序》也说:“情动于中”。2、声、音、乐三分。《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业。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德者,谓之乐,乐者,通伦理者也”。今天讲的音乐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儒家认为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情动于中”产生的声音叫“声”;第二个...


    网友点评:

    桂中房13565312641:   “言不足故嗟叹之”是什么意思? -
    正蓝旗2935回复: “言不足故嗟叹之”的意思是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 1、“言不足故嗟叹之”出自《毛诗序》. 2、《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桂中房13565312641:   求<诗经 大序》全文 -
    正蓝旗2935回复: 《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