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愚公移山作品背景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愚公移山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 答: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 愚公移山画的作者是谁
  • 答:《愚公移山》共有三幅。包括油画第一稿,它的尺寸稍小,在2006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价格达3300多万元。2011年在沈阳展出的油画《愚公移山》则是徐悲鸿辗转从新加坡带回的第二稿。而巨型中国画《愚公移山》则是第三稿,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愚公移山作品画面中有一个像鲁智深的人物造型,...

  •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字词解释有哪些?
  • 答: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赏析 《愚公移山》故事本身简单,但由于在情节的处理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矛盾相继出现的尖锐性上去...

  • 禺公移山是什么故事
  • 答:《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

  • 愚公移山的译文。 要短的,一定要短
  • 答:出自:《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 愚公移山愚公的性格特点
  • 答:愚公:智者,胸怀大志,远见卓知,坚持不懈的人。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

  • 谁有桃花源记,愚公移山,
  • 答:《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

  • 愚公移山是伊索寓言吗
  • 答:愚公移山是中国传统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愚公和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移山的决心和毅力,最终得到神仙的帮助,山被移走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非常广泛,不仅在中国,也在东亚地区广为传颂,表达了对于人类毅力与智慧的称赞,以及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两者的文化背景、故事情节、寓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

  • 移公移山指的是什么。
  • 答: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

  •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 答: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


    网友点评:

    强映仁18987241618:   《愚公移山》是什么体裁? -
    中阳县2960回复: 《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小品文. 《愚公移山》主题思想即恒道.“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

    强映仁18987241618:   愚公移山的介绍! -
    中阳县2960回复: “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是《列子·汤问》中的一篇,由战国时郑国的文学家、历史家、地理家列御寇著,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春秋末、战国初,他的学说属于道家理论.当时王屋山属于道教的名山,他三次来到王屋山游览,...

    强映仁18987241618:   愚公移山的故事来源及说明的道理 -
    中阳县2960回复: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