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感慨国家兴亡的古诗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泊秦淮杜牧,古诗中常有感慨国家兴亡的主题结合本诗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
  • 答:《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主题是国家兴亡。在这首诗中,杜牧通过描绘秦淮河的夜景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悲慨和忧虑。杜牧在诗中首先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通过“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这种氛围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没落,而“秦淮”...

  • 关于爱国的诗句和作者
  • 答:爱国诗: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

  • 《从军行》杨炯古诗鉴赏。拜托了!
  • 答: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外患...

  • 《赤壁》属于什么题材的诗
  • 答:《赤壁》属于咏史诗。《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

  • 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
  • 答:22、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3、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24、宋文...

  • 与忧国思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答: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 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

  • 《赤壁》古诗全文是什么?
  • 答: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3、创作背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 赤壁古诗的解释
  • 答:解释: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就这样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被销蚀掉,我拿了过来对它进行清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周瑜方便,结局恐怕就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诗歌:《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爱国的古诗词
  • 答:爱国古诗见下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诗句
  •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全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肉食者谋。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延伸到古诗中,就表现了诗人无论身处何种境界,始终心系苍生,忧国忧...


    网友点评:

    阎毕斩15016258187:   爱国感恩的诗句古诗 -
    淮北市848回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过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阎毕斩15016258187: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诗人经常在诗词中表现出感国忧伤的意味,请写出两句和它们的作者.速评! -
    淮北市848回复: [答案]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