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成济杀死魏帝曹髦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敢杀皇帝的成济,当时是如何想的呢?
  • 答: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大体和正史无异,不过,为魏帝曹髦吊丧的人中当时也包括了成济,陈泰点名要杀贾充,司马昭则当场就令军士将成济拉出去斩首,成济当时就破口大骂“奸臣贼子,是汝使我杀陛下。”弑杀君主是大罪,成济最终免不了一死。在正史中,成济兄弟死的很惨,据《魏氏春秋》记载...

  •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忠臣们责骂,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呢?_百度知 ...
  • 答: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后,当时的士族大族对此事的态度,出现了两边倒的现象。有人支持司马昭,并借机向他靠拢。但更多的人对司马昭是持怀疑态度的,质疑他是不是干的有点太过火了?为了平息舆论,司马昭只得放缓了篡位的步伐,并以皇太后的名义对曹髦进行了无耻的抹黑。但是抹黑这种行为属于不打自招,司马...

  • 魏帝曹髦要亲率数百人去讨伐司马昭的目的是什么
  • 答:其三,即使曹髦侥幸杀掉司马昭,也无济于事。即使曹髦在司马昭觐见的时候,侥幸除掉,他也很难收拾残局。因为司马昭代表的是整个司马家族及士族的利益,他只是一个代言人而已。司马师讨伐淮南叛乱,受到惊吓身亡,又出来一个司马昭。即使曹髦在司马昭觐见自己的时候,侥幸除掉他,也会出来一个新的权臣,...

  • 魏帝曹髦无辜被杀,蜀汉姜维为何还要“兴师问罪”?
  • 答:可见有些时候机会来了,还要自己有能力抓住。所以司马昭杀曹髦,姜维兴兵问罪是有充足理由的。一是弑君实在不符合儒家道德,讨伐司马昭可以争取人心。二是北伐符合蜀汉的立国战略,不北伐就只能是在醉生梦死中等死。三是可以趁北方内乱,打进去获得城池与土地。四是姜维个人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

  • 魏帝曹髦死后,敢公开痛哭的两位大臣粉笔是谁?
  • 答:这两个人分别是太傅司马孚和尚书右仆射陈泰。《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记载: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於股,号哭尽哀。当时,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大哭说,杀了陛下,是我的罪过啊!《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哀甚,曰:“杀陛下者,臣...

  •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被弑,而蜀汉姜维得知后大喜称自己又有理由讨伐曹魏了...
  • 答:因此蜀汉的兴兵问罪,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姜维他想打仗了。二,道义上能站住脚,容易获得魏国人的支持 在三国时期,人们还是比较讲究道德伦理的。再怎么说曹髦也是司马昭的皇帝,身为臣子却杀死皇帝,这在封建时期是大逆不道,是完全违背纲常伦理的。曹魏政权的权力,多由世家和读书人控制,他们深受...

  • 身为魏国的大臣,却杀死魏帝曹髦帮司马氏篡位,贾充最终的结局怎么样...
  • 答:贾充身为魏国大臣却杀死魏帝为司马氏篡位立下大功,成司马昭绝对心腹几次叛乱被平定后司马昭的权力越来越稳固,这让魏帝越来越感觉不安,为此他心生诛杀司马昭的想法。260年6月2日,魏帝曹髦亲帅殿中宿卫和奴仆出宫讨伐司马昭。贾充按照司马昭吩咐率领数千兵士自外而入,光天化日之下杀死魏帝为司马氏...

  • 魏帝曹髦要亲率数百人去讨伐司马昭的目的是什么?
  • 答:魏帝曹髦要亲率数百人去讨伐司马昭的目的是因为曹髦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政权从司马昭手中夺过来,这是曹髦的无奈之举,也是曹髦被逼到角落之后的奋起反击。曹魏政权在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之后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司马家族还没有称帝,但是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可怜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人,一个个的成为了...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什么典故??
  • 答: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处:出自《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

  • 初一历史
  • 答: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议,企图讨伐司马昭,但王沈、王业二人将此事密报给司马昭,使得事情败露。司马昭便用太后的名义以不敬太后、自寻死路的罪名将曹髦的皇帝之位废除。继而,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继位。曹璜继位后改名为曹奂。公元263年,司马昭任命亲信钟会为镇西将军率领主力10...


    网友点评:

    党享饼15669513935:   曹髦怎么才能夺回大权 -
    洛川县1438回复: 曹髦作为曹魏后期最有血性的皇帝,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2113知”更是成了对篡位者指责的代名词.但是,这都没有改变他被司马昭手下成济所5261杀的命运. 其实,曹髦即为时,司马家族经过两代人的经营4102,已经牢牢的把控住了曹魏的军政大权,曹髦即为,想有所作为,只能是像后世的唐宣宗一样,不能表现出太大的才能和志向,逐步1653的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可以联合蜀国和吴国,从外围牵制住司马家族,逐步掌控兵权. 曹髦其实最专应该明白的,就是他还年轻,这是他最大的资本.想要夺回大属权,首先得自己先活下来. 虽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党享饼15669513935:   曹髦如何死去的?
    洛川县1438回复: 曹髦 字:彦士 时间:241——260(寿20) 籍贯:同曹操 官职:皇帝 家庭成员:父:曹霖 历史年表: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从小好学,学业早...

    党享饼15669513935:   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是什么意思? -
    洛川县1438回复: 意思是,宁愿像魏高贵乡公那样血腥的死去,也不愿意像常道乡公曹奂那样受尽屈辱 高贵乡公是曹丕的孙子 是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个皇帝 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爪牙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曹奂是继曹髦后曹魏末期的傀儡皇帝,没有像曹髦一样反抗权臣司马昭,反抗命运.而是禅位后耻辱的活着

    党享饼15669513935:   他是最冤的替罪羊,为司马家杀了天子,为什么却被司马 -
    洛川县1438回复: 成济(?—260年),扬州丹杨(治今安徽宣城)人.三国后期曹魏武将,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用戟刺死魏高贵帝曹髦,后司马昭为平息众怒,将成倅、成济兄弟二人杀死.弑君事后,司马昭因为群情激愤,便捕杀了成济兄弟 ,以推卸罪责,据《魏氏春秋》记载,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司马昭又以太后的名义颁布诏书,列了曹髦的许多不是,将他废为平民.曹髦死后无谥号,史称高贵乡公(亦称高贵帝).司马昭迎立15岁的常道乡公曹璜(后改为曹奂)为帝.自封晋公、晋王,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袭爵,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立为帝,改魏为晋,史称西晋.

    党享饼15669513935:   公元260年,三国之一的曹髦因不满权臣司马昭专权,自己率家兵去讨伐司马昭,但是在宫外被司马昭手下中 -
    洛川县1438回复: 你要多读正史 要是能的话 曹鬓兵也会不够 要是司马昭知道了 他也是一代智人 绝对会断曹鬓的兵和粮草 成济加入不加入都是——死

    党享饼15669513935:   曹髦是皇帝吗? -
    洛川县1438回复: 曹髦(241-260)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谋士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杀,年仅20岁.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