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拔苗助长寓言教学设计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堰苗助长翻译
  • 答: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

  • 堰苗助长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答:成语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

  • 燕苗助长的成语故事中为什么禾苗会枯死
  • 答:禾苗被拔起,所以会枯死 【成语名称】揠苗助长 【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 拔苗助长的同义词是什么( )苗助长
  • 答:(揠 )苗助长 本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客观表现出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道理。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读了堰苗助长懂得了什么
  • 答:1、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2、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

  •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南辕北辙 、拨苗助长都是寓言故事吗?
  • 答:这三个都属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亡羊补牢 出自《战国策·楚策》: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2、南...

  • 叶公好龙出自什么寓言故事?
  • 答:“揠苗助长、滥竽充数、农夫和蛇、叶公好龙”中的“农夫和蛇”不是出自中国古代寓言,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揠(拔)苗助长,汉语成语,拼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滥竽充数...

  • 评价偃苗助长100字左右
  • 答:棵一棵往上拔。回到家,他还骄傲地自夸说:“要不是我,咱家的禾苗才不会长那么快。”他的儿子很纳闷,急忙跑到田边一看,那些原本绿油油的禾苗都枯死了。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大道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尽...

  • 读了《秧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文中把何明的人说,:___?
  • 答:你这样禾苗会死的,你得尊重禾苗的生长规律!随便乱拔,不仅实现不了自己的目的,还会得到更差的结果!

  • 结合实例谈先秦寓言的特点
  • 答: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剧谈雄辩、陈辞说理的手段,寓言被先秦诸子广泛采用。寓言这种形式,较早出现于《孟子》一书中,如“偃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等。“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寓”乃寄托,即所谓“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他的大量寓言的共同特点是:一、富于想象,在...


    网友点评:

    倪贫汤18268934475: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10 -
    息烽县2392回复: 拔苗助长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倪贫汤18268934475:   拔苗助长的哲学原理 -
    息烽县2392回复: 拔苗助长的哲学原理: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