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中以的多种用法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 答: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如下:1、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2、介词,相当于“用”。3、介词,相当于“把、拿”。4、介词,可译成“因、因为”。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备卜是”,可理解为“因此”。坦盯镇 5、介词,可译为“凭借”。6、介词,相当于“从、由”。7、介词,...

  • “以”在文言中常用的意思
  • 答:1、 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以”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来”“以致”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表目的,来)3、表修饰,“以”前一般是形容词作状语,译为“……地”,“以”后是动词中...

  •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答: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 答: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 在文言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并举上典型例句
  • 答: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

  • 文言文中“以”的一词多义
  • 答: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用来 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 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 文言文以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
  • 答:译文:于是用奔走效劳来答应先帝。以笔画 4、作动词:用;使用。例句:战国时期·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白话译文: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5、作动词:做。例句:先秦·佚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白话译文:...

  •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 答:"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

  • 文言文以
  • 答: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③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④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8、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 ①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是古文中...


    网友点评:

    容管甄15875118024: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并举例 最好是初一书上的 -
    高碑店市581回复: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 (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仰赖、凭藉...

    容管甄15875118024:   古文中的“以”有几种解释 -
    高碑店市581回复: 1、认为、以为 2、用 3、原因 4、介词,因为 5、介词,用 6、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7、介词,在……时候 8、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9、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10、通“已”,已经得意思.古汉语字典上查的,希望对你用帮助

    容管甄15875118024:   "皆以美于徐公"中"以"的意思并从学过的文言文中找出一个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
    高碑店市581回复: [答案] 以:认为. 古文::“以礼待之”. 你还可以看一下以的几种用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15939.html?si=5 希望对您有帮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