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明定国是诏要点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汉武帝时期的名臣有哪些
  • 答:周亚夫、卫青、程不识、李广、李陵。1、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

  • 光绪帝和维新派为什么如此重视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 答: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光绪帝有意于维新图强,下诏求通达中外能周时用之士。1896年刑部左侍郎上疏力言过去教育之道未尽,以致人才匮乏,提出在京师设大学堂。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重申此议。同年6月光绪下《明定国事诏》,宣布举办京师大学堂,"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

  • 三国演义61回-90回主要故事情节 单个概括不超过150个字
  • 答: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

  • 初二历史期末上册要点
  • 答:12、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到9月21日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13、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产生,来源于商人、地主、官僚。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 出师表的内容
  • 答:这是蜀汉后期诸葛亮安邦定国的一种策略: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弊大于利。 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将“鞠躬尽瘁”体现得淋漓尽致。 南宋诗人陆游曾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早岁哪 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

  • 如何理解中日甲午战争。(500字就可)
  • 答: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这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

  • 带点字的词语
  • 答:燃放。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 点笔 犹染翰。唐杜甫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宋苏轼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清钮琇觚賸汤素 点指 按手印。水浒传第二六...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 答: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8....

  • 一套八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 答:答: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变法志士,变法结束5、戊戌变法的内容(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历史意义...

  • 初中历史课件(通用5篇)
  • 答: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不久,光绪帝召见康有为,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这就是历有名的“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


    网友点评:

    霍妻倪17187378980:   《定国是诏》和《明定国是诏》是一回事情吗? -
    榆阳区2811回复: 定国是诏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霍妻倪17187378980:   2、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
    榆阳区2811回复: 史称戊戌变法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