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曹刿论战》中所讲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告诉我们应处事果断...
  • 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就没有士气了。主要说的就是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给你造成负面影响的。即处事果断。点评: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且难度较大,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认识。

  • 草刿论战怎么翻译?
  • 答: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答:“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尽力(为人民)做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一仗。

  • 2022高考考试语文常考知识点归纳
  • 答:1.语文基础知识尽量不丢分 高中语文选择题部分有很多字词类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同学们失分率较高的一块,为了避免该类题型丢分,大家需要把所有字词、成语、病句等专题做系统梳理复习,统一背诵,区分易混知识点。 基础题如果不能得满分,语文试卷分数不会太高,所以大家要有分分必争的原则,简单题目必得分,难题尽量多得分...

  • 文言文的文学知识点
  • 答: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1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13、《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

  • 总结一下初中语文各种描写方法,文言文中的对仗...知识点并说明其...
  • 答:总结一下初中语文各种描写方法,文言文中的对仗...知识点并说明其作用 最好是有资料依据的,谢谢!!...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 鼋鼍之年怎么读?9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
  • 答:鼋鼍之年怎么读?9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 1个回答 #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结晶科技 1 小时前 · 专注互联网科技知识分享 结晶科技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

  • 草刿论战是记录齐国和哪个国家的
  • 答:齐国和鲁国 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

  •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的汇总?
  • 答: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而一牧童见之,之代指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之:代词,指牧童说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是动词“到”3、“之”作结构助词“的”圣人之道...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
  • 答:3、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原因,缘故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缘故 ②旧的,原来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旧,原来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矣 《论语十则》 旧知识 ③所以 1、故是有物外之趣。 《童趣》 所以 2、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 《山市》 所以 ...

  • 求 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尤其是文言文的
  • 答: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④离间 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异读字 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


    网友点评:

    邹珠慧19430079975:   曹刿论战问题详解
    钟山县2956回复: 最佳时机——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条件有两点, 即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作战中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邹珠慧19430079975:   《曹刿论战》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 )和( ) -
    钟山县2956回复: 曹刿论战的第一段首先从乡人对待打仗抱着一种是不管己的态度,突出了曹刿的积极的爱国情怀.接着,又写了曹刿对鲁庄公认为自己可以战胜齐军的理由做了点评,从而借鲁庄公的“鄙”、“未能远谋”体现了曹刿深谋远虑,理智聪明.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