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曹刿论战解答题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子鱼论战的阅读答案
  • 答:2007中考语文盘点---文言文篇 (二)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镇江卷)[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曹刿论战》赏析
  • 答:把这两个问题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突出“论战”的主旨。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这段论述用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第...

  • 曹刿论战内容理解的问题
  • 答: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

  • 《曹刿论战》教案
  • 答:下面是我整理提供的《曹刿论战》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曹刿论战》教案(一) 教学设想 文章记事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筛选信息,只要找准相关句子,这两个题目很容易解答。 5.提问: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热爱自己的...

  • 曹刿论战文学常识以及翻译
  • 答:3.曹刿论战复习题 《曹刿论战》课题:《曹刿论战》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积累《左传》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

  • 曹刿论战中登轼而忘之的之是什么?
  • 答:《曹刿论战》中“登轼而望之”,望见得主要是齐国军队的旗帜,因为后文中曹刿在回答鲁庄公时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并且在追逐齐军之前, 原文中又专门提到“下视其辙”。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曹刿“下视其辙”、“望其旗靡”由此他推断出齐军是真败,因为古时打仗时...

  • 文言文启示道理类答题模板
  • 答:《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三)道理篇包括:《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

  • 曹刿论战以长勺之战为线索,记叙了
  • 答:说明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本文给人的启示:(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 《曹刿论战》的比较阅读
  • 答:多谢!比较阅读,即为两篇内容或写法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出一些题。贯穿两篇文章(当然也有各自的基础题)... 哪位高手帮忙解答,急切盼望!多谢!比较阅读,即...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文言文阅读常见考点
  • 答:4、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中考课文文言文考试内容: 1.考查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具体要求:(1)了解一些古诗文的...


    网友点评:

    尚仪裴18743747239:   人教版《曹刿论战》课后题的答案是什么啊啊啊 -
    曲阳县1835回复: 直接发答案 一、1.齐师伐我(直接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根本原因) 2.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

    尚仪裴18743747239:   <曹刿论战>解答习题,急!!!! -
    曲阳县1835回复: 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 作者用意:1、题为“论战”,这样写恰如其分 2、体现了《左传》特点:即写战场交锋多用略笔,战争之起因、战前的策划及战后的影响则详写,把战争的胜负与参战国的政局、民心的向背、将帅的品格等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尚仪裴18743747239:   曹刿论战习题解答,急!!!1.鲁庄公战前与曹刿谈话的中心是什么? 2.从鲁庄公战前与曹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哪里? 从中可以... -
    曲阳县1835回复: [答案] 1.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左右侍臣施加小恩小惠上和不存在的神身上. 两次答话看出鲁庄公具有鄙的特点.政治上无能 3.大败齐师 追击齐师 4.虽军事上无能但是还懂得虚心求教 5....

    尚仪裴18743747239:   语文曹刿论战求答案! -
    曲阳县1835回复: 1、有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曹答: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因为第三条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取信于民,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所以这一条是作战的主要条件.3、选时机: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4、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是通过对话描写来塑造刿的形象的.(供你参考)

    尚仪裴18743747239:   跪求《曹刿论战》练习题 -
    曲阳县1835回复: [答案] 古今异义1.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3.弗敢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4.必以(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 5.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