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曾参之孝原文及翻译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陈遗至孝原文及翻译
  • 答:陈遗至孝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机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

  • 史记张仪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 答: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 史记·孝文本纪原文及翻译
  • 答:史记·孝文本纪原文及翻译如下:史记·孝文本纪原文:孝文皇帝者,高祖孙也,文帝子也。母曰悼皇后,文帝之妃也。孝文生而聪明,有美名。文帝崩,年十四,即位为帝。初,文帝欲立太子,以诸子年少,乃以太子之位让孝文。孝文辞让,不敢当,文帝乃立太子。太子早卒,文帝乃立孝文为太子。文帝崩,孝文...

  • 芳容至孝文言文翻译
  • 答:2. 古文芳容至孝的翻译拜托了各位 谢谢 芳容至孝 原文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 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

  • 宋史郭劝传文言文翻译
  • 答:5. 《宋史.赵良淳传》译文 原文: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

  • 人教版《过秦论》的原文及翻译
  • 答:人教版《过秦论》的原文及翻译原文: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

  • 孟懿子问孝全文翻译
  • 答:翻译: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道。孔子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应当以礼奉事;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 《孔子家语》致思原文及译文
  • 答:《孔子家语》致思原文及译文 致思 孔子北游於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於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锺鼓之音,上震於天

  • 纯孝之报的全文翻译
  • 答: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带给母亲吃。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都...

  • 伯瑜至孝文言文翻译
  • 答:《伯瑜泣母》文言文的原文是: 汉韩伯俞、梁人。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者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儿得罪。笞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恐来日无多。是以悲泣耳。


    网友点评:

    耿和魏17369377722:   孔子的弟子被他父亲用锄头打,他不跑,但是被孔子批评了,这事儿的原文
    中山市2955回复: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后娘待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

    耿和魏17369377722:   曾参全节翻译 -
    中山市2955回复: 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慢.那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骄慢,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叹说:“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节操的.”

    耿和魏17369377722:   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
    中山市2955回复: [答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

    耿和魏17369377722: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 -
    中山市2955回复: 只有《论语》吧!【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